先講結論,英文學習的順序,我認為應該是
(1) 聽 → 說 → 讀 → 寫
(2) 字 → 句 → 文
我稱它為〝英文學習七字訣〞 (由此繼續往下延伸)
首先,英文是一種語言,而中文當然也是
換而言之,你中文怎麼學的,英文就怎麼學
(如果你覺得自己中文沒學的很好,那就先學中文吧)
打從娘胎出生,你還是個嬰兒時,
你只是〝聽〞著爸爸媽媽或甚至長輩們跟你說話
你可能都聽不懂,但那時的你不會說話,不能問『那是什麼意思?』
但你靜靜地聽著 (聽)
當你慢慢開始長大,父母開始教我們〝說話〞,認物品
一開始教一定會教『爸爸』和『媽媽』怎麼說,看到爸爸叫爸爸,看到媽媽叫媽媽
然後從簡單的周邊物品開始認起,比方說,「這是『蘋果』,跟媽媽念一次『蘋果』。」
這個時候,開始學習和練習,把聽到的東西,說出來 (聽+說)
之後,開始進入幼稚園、小學然後一路到國中、高中、大學
這個學習的精華時期之一,我們透過〝讀書〞來獲取知識
透過大量閱讀、老師講解、同儕討論,和回家的反覆練習,
將我們學到的東西輸入(input)進腦中 (聽+說+讀)
在學校的時候,我們開始學〝寫字〞
從小學的生字、圈詞、造句,寫到國中的日記,到高中的作文,大學的論文..等
進入學校後,我們不但透過語言來溝通,也透過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們將聽到、讀到及和同儕師長討論後事物,
在腦中進行重整後,透過文字輸出(output) (聽+說+讀+寫)
以上,聽、說、讀、寫四階段,分別在不同時期,以累加的方式,持續進行
一直到了現在,這四種技能仍然是交錯運用,相輔相成。
台灣學生普遍聽力不好,可能是由於在接觸英文時,
已經在〝讀〞的階段,而忽略前面兩步驟。
這四步驟可能花一段時間,而時間的長短,端看你用心投入的程度。
唯有努力付出,才會有相對應的結果。
聽、說和『發音』比較相關 (聽到是正確的,說出來的當然八九不離十)
讀、寫和『文法』比較相關 (以下說明)
讀、寫 三階段 字 → 句 → 文
剛開始學英文,在學完字母之後,就是把字母拼再一起,變成單字
單字持續學習的時候,會加入一個元素使他變成句子,也就是文法規則
於是 單字 + 文法規則 → 句子 (就跟中文學完生詞開始造句一樣)
寫出句子之後,我們開始學如何把句子串在一起,
讓他有連貫性,有起承轉合,我們開始學習學著寫段落
學習如何寫第一段、第二段...最後一段結論,形成了作文
於是 句子+句子 →段落 → 作文
以上,是我個人認為的英文學習步驟。
由於本人才學疏淺,如有遺漏之部分,歡迎大家補充。
也歡迎大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