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英國愛丁堡--愛丁堡城堡

作者: churky (萬法皆空 自由自在)   2014-12-02 15:50:51
網路圖文部落格版:
http://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399413683
第四天上午的主要行程就是要去愛丁堡城堡(Edinburgh Castle),
大部分的時間都耗在城堡內部與周邊的小景點,小景點的部分都集中在城堡下方,
包括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寫作的大象咖啡(The Elephant House),
與在附近的忠犬巴比雕像(Greyfriars Bobby)等地,
這樣子一整個早上的時間就消磨光了。
愛丁堡城堡在蘇格蘭相當的重要,這就牽涉到蘇格蘭與英格蘭的歷史糾葛了,
英格蘭與蘇格蘭一直到1603年之前都是兩個獨立的國家,
兩個國家彼此之間常常是大小戰爭不斷,
在1485年時分別是英格蘭都鐸王朝與蘇格蘭斯圖亞特王朝的時代,
1542年斯圖亞特王朝瑪麗一世僅出生六天就繼任為蘇格蘭女王,
而在1566年瑪麗一世與第二任丈夫生下了下任繼承者-詹姆士六世,
愛丁堡城堡就是瑪麗一世生下詹姆士六世的地方,
這個時候英格蘭的最後一任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因為終身未嫁,
後來傳位給有血緣關係的蘇格蘭詹姆士六世,而成為英格蘭的詹姆士一世,
在1603年終結了蘇格蘭與英格蘭各自為朝的局面,兩個國家終於合而為一,
不過在我們來的時候,正好是2014年蘇格蘭獨立公投的前夕,
仔細想想,國家間的歷史與形成過程其實還滿耐人尋味的!
愛丁堡城堡(Edinburgh Castle)是蘇格蘭和愛丁堡的重要象徵,
整座城堡就蓋在岩石上方,算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城堡,
由於城堡位於高處,海拔超過120公尺,規模又不算小,
在愛丁堡市區很多角落都可以看到這個城堡,
在愛丁堡城堡上方可以看到愛丁堡整座城市的景色,也可以看到海邊的狀況,
目前已經是觀光客到愛丁堡旅遊的必到之處。
愛丁堡城堡從12世紀到16世紀一直都是蘇格蘭皇家城堡,
也經歷過蘇格蘭的多次戰爭,
自17世紀開始,改成為軍事基地,有重兵駐守在此處,
雖然城堡內大多數建築都在16世紀長期圍城(Lang Siege)事件中被毀,
但也有少數建築渡過這次圍城,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建造於12世紀早期的聖瑪格麗特禮拜堂,
目前禮拜堂內部還有開放進入參觀,是愛丁堡城堡內不能錯過的景點,
愛丁堡城堡是蘇格蘭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都有超過120萬名各國遊客到此,
城堡內還有軍事博物館,陳列各種兵器,記述蘇格蘭、英國及歐洲的軍事歷史,
另外,每年一度的愛丁堡軍樂節也是在愛丁堡城堡前廣場舉行,
我們這一次來的時候正好剛結束沒幾天,表演場地都還在拆鷹架整理中,
可惜沒有機會看到表演,實在是太遺憾了,下次再特地來欣賞軍樂表演吧!
▼ 我們這次下車的地點就在愛丁堡城堡側邊的山下,
抬頭一看就看到愛丁堡軍樂節的座位區,這個軍樂節在每年的夏天舉辦,
通常都是在8月舉行,國內還有旅行社專門帶你去看軍樂節,以後有機會來欣賞看看。
▼ 愛丁堡城堡完全就是蓋在岩石上頭的城堡,也因為這個緣故,
讓這座城堡成為易守難攻的地方,在歷史上鮮少有被佔領的紀錄,
歐洲很多城堡其實都是類似的蓋法,像是捷克庫倫諾夫城堡
(遊記:http://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330807761),
就是大同小異的感覺,但城堡規模就差異很大了。
▼ 沿著階梯往上走,就可以抵達愛丁堡城堡前面的馬路,
往左可以進城堡,往右可以去逛街。
▼ 這條馬路叫做皇家哩大道(Castlehill The Royal Mile),
很有氣氛的一條馬路,馬路邊有一座尖塔教堂,
這座教堂目前是愛丁堡藝術中心(Edinburgh Festival Center),
每年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都在此舉行,
不過這一次的重點是城堡,所以前方的景點就僅拍照而已了。
▼ 愛丁堡城堡在愛丁堡是個相當重要的景點,
幾乎所有的觀光客都會到這邊來逛的半天,裡頭很好拍,視野景觀也相當的好。
▼ 這就是城堡的正門,也是遊客的入口處,這座城堡是一層層的往上爬,
裡頭佔地相當的廣,而且還有很多各種功能的建築在裡頭,
算是一個相當有規模的城堡。
▼ 正門口兩旁立著兩座雕像,
這兩個是蘇格蘭的民族英雄威廉·華勒斯(William Wallace)及
羅伯特‧布魯斯(Robert Bruce),這兩個人物在電影英雄本色中都有出現過,
其中由梅爾·吉勃遜飾演的就是威廉·華勒斯,是相當好看的一部電影,
可惜現在買不到DVD了。
▼ 在大門上方有一個金底紅色的獅子徽章,
這個是蘇格蘭王國(Kingdom of Scotland)的紋章,
是一頭吐著藍色舌頭、尾巴分岔、張牙舞爪的紅獅子,
下方刻著拉丁文「NEMO ME IMPUNE LACESSIT」,
意思是「No one attack me with impunity」,也就是「犯我者必受懲」,
很強的意念宣示。這個徽章在12世紀時,
為蘇格蘭國王威廉一世(William I)所使用,威廉一世曾多次入侵英格蘭,
雖然最後都失敗,但歷史學家也因為他旗幟上的獅子,
稱他為「獅子威廉」(William the Lion),在城堡中常常可以看到這個徽章。
▼ 位於大門右邊的是羅伯特‧布魯斯(Robert Bruce),
他是蘇格蘭歷史中相當重要的一個國王,也就是「羅伯特一世」,
同時也是民族英雄威廉·華勒斯的好朋友,
他最重要的功績是領導蘇格蘭人打敗英格蘭軍隊,確保蘇格蘭王國的獨立,
▼ 位於大門左邊的是威廉·華勒斯(William Wallace),他是蘇格蘭的民族英雄,
在蘇格蘭獨立戰爭中領導反抗武裝力量,希望能脫離英格蘭的統治,
但最後因被部下出賣而被逮捕,並交給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
被以叛國罪名處以絞刑、剖腹取臟、車裂之刑,但由於他領導獨立運動,
因此一直都是對蘇格蘭人民來說相當重要的民族英雄。
▼ 我們每個人拿到的門票,正面有購票的日期與時間,
右上角與背面都有代表城堡的獅子圖案,還有官方網站的網址。
▼ 穿過拱門,就算是真正進入城堡的範圍內了,這個是進入城堡的第一道門。
▼ 一通過拱門抬頭往上看,可以看到城堡主體與岩石完全的融合在一起,
上方還有一個個的砲孔,大砲可以從砲孔伸出來進行防禦,
可以看到大砲的擺放密度還滿高的,加上城堡外牆又陡峭,難怪會是易守難攻。
▼ 拱門的左手邊是公共廁所,這裡也是整個愛丁堡城堡中唯一有提供廁所的地方,
所以這邊也都被各個旅行團拿來當作集合地點,
因為最後要離開城堡時一定會經過這個地方,加上目標又明顯,相當好找。
▼ 整個愛丁堡城堡區可區分為下城堡區(Lower Ward)、
中城堡區(Middle Ward)及上城堡區(Upper Ward),
因為從大門口的拱門進來後,一路上會再經過另外的兩個拱門, 如果以拱門來分界
的話,正好可以分成上中下三個區域,照片中的是第二個拱門。
▼ 在第二個拱門前方有一間禮物商店,
本來還想著要進去參觀看看有沒有東西可以買,但回程的時候竟然忘記了,
現在想想實在是好可惜啊!
▼ 進入第二座拱門,上方一樣有紅獅子徽章,
可以看到這個拱門有一個可以放下的鐵柵門,
這種柵門在中世紀古堡中常常都可以稱做到,除了可以阻擋敵人的入侵外,
還可以透過柵門的門孔,放弓箭攻擊敵人,也因為有這個柵門,
所以這個門就是吊閘城門(Portcullis Gates)。
▼ 通過拱門就是租借語音導覽的機器,租借一次要價3.5英鎊,有中文說明,
但據說是北京腔,這一次我們沒有借這個機器,因為履行設有提供導覽機,
由我們領隊來進行解說就好了。
▼ 往前走就可以看到著名的阿蓋爾砲臺(Argyle Battery),
這邊擺放了很多的大砲展示,砲身看起來相當新,不確定是新造的還是真的古蹟,
這類的大砲在台灣也不少,很多古跡內都可以看到這類大砲的擺放。
▼ 由這邊可以看到愛丁堡最熱鬧的王子街,還可以看到比較遠方的海岸,
整個視野相當的好。
▼ 王子街上的司各特紀念塔(Scott Monument),
是為了紀念蘇格蘭作家沃爾特·司各特而設立的。
▼ 這個方向是愛丁堡車站,我們前一天晚上就是搭火車到這個地方的,
這個車站相當大,照片中央有屋頂的區域都是車站的範圍。
▼ 愛丁堡是一個靠海的城市,看起來這邊是一個海灣,港口交通應該也滿發達的,
這個海灣名為福斯灣(Firth of Forth)。
▼ 這個是一點鐘砲(The One O'clock Gun),
擺放在英哩山砲臺(Mills Mount Battery)上,每天下午一點會準時發射,
主要功能是功能是讓停泊在福斯灣船上的水手對時用的,
目前已經不需要提供對時了,但還是會在每天下午一點發砲,
有機會下午一點來這邊,就可以聽到開砲的聲音。
▼ 順帶一提,在城堡中有很多這樣的牌子,這個是給租借導覽機的遊客用的,
上頭有號碼,按下這個號碼後,就可以聽到這個景點的說明,還滿方便的設備。
▼ 在一點鐘砲旁邊的這排建築,在過去是當作儲放東西的倉庫,
目前則是餐廳的用途。
▼ 沿著道路,穿過一連串的建築物,就可以轉往進入上城堡區的拱門,
這些建築物在過去有些是士兵居住的場所,有些則是將軍的住宅,
目前多半是當作辦公室與展示室使用,如果時間夠的話,
可以考慮一間間慢慢逛過去,但我們是跟團,時間有限,只能拍拍外觀而已,
沿途有蘇格蘭國家戰爭館(National War Museum)、新營房(New Barracks)、
總督府(Governer's House)等。
▼ 最裡面的建築是皇家蘇格蘭龍騎衛隊軍團博物館
(Royal Scots Dragoon Guards Regimental Museum),
裡面就是展示一些蘇格蘭軍團的物品,裡面有一些軍團的文物展示,
可以看到不少軍服,另外還有許多相關的歷史介紹,
門口有一個吹著蘇格蘭風笛的雕像,會有風笛的音樂發出,
有時間的話可以佇足在此欣賞一下。
▼ 在整座城堡內有很多的草坪,這些草坪都是不能踏進去的,
還會有禁止標誌來說明,這個圖案感覺上好像是踏入草坪的人,
就會放獅子咬人的錯覺。
▼ 繞過一大圈的斜坡道,整個迴轉了270度,通過這個城門就可以進入上城堡區,
整個愛丁堡城堡最值得看、做精華的內容都在上城堡區中。
▼ 這個門是福格門(Foog's Gate),是愛丁堡城堡最重要的一個門,
也是守護上城堡區的唯一入口,一旦被敵人攻破,就代表愛丁堡城堡徹底淪陷了。
▼ 門柱上頭還有刻著 Foog's Gate 的字樣,不知道是當初一開始就刻上去的,
還是後來整修時才弄上去的。
▼ 一進入福格門,左間的這間小屋子有興趣可以逛逛,
這間是蘇格蘭威士忌的專賣店,愛喝酒的人可以來買個幾瓶回台灣。
▼ 這個是戰爭紀念館的後方,有個小花園可以拍照。
▼ 在戰爭紀念館,有紀念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死去的士兵名冊,
有興趣的人可以來研究緬懷一下。
▼ 戰爭紀念館(Scottish National War Memorial)的正面,裡面不能拍照,
基本上是展示一些物品及相關史料,還有在第一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戰死的英國士兵名冊,這一次我們沒有進去裡頭,還是一樣,時間不夠的因素。
▼ 正面的這個塔型建築相當的雄偉,外牆還有突出的浮雕,
不過看起來黑黑髒髒的,門口還有一對動物的雕像,
分別是代表蘇格蘭的獨角獸與英格蘭的雄獅。
▼ 這個1914與1918數字,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迄年份,也被刻在大門上方。
▼ 蘇格蘭的獨角獸,盾牌上的符號是蘇格蘭的記號,不過這為何是獨角獸呢?
因為沒有看到角啊?
▼ 英格蘭的雄獅,盾牌上方的圖案是目前看到的英國國旗,
也就是把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這幾個國家的旗幟畫在一起而成,
就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米字旗。
▼ 外牆上的雕像與浮雕,雕刻得還滿精細的,上頭的RAF字樣,
好像是英國皇家空軍的縮寫,但我不是很確定。
▼ 皇宮(Royal Palace),在皇宮的正對面是戰俘監獄(Prisons of War),
皇宮內有蘇格蘭皇冠的展示,另外還有一顆命運之石,及權杖的展示,
可惜展示室裡頭不能拍照,不然還滿漂亮的。
命運之石其實就是蘇格蘭的鎮國之石,歷任的蘇格蘭國王、
女王都是在這顆石頭上登基,但在12世紀的時候,
這顆石頭被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拿走,放在西敏寺內不還給蘇格蘭,
但是最後在1996年由英國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把石頭歸還給蘇格蘭。
▼ 塔上的時鐘還是在運作中的,指向正確的時間。
▼ 這個ER 1993金色圖案,代表的是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的意思,
在塔內的皇冠、權杖等物品,原本都是存放在倫敦的,
但女王在1993年的時候還給了蘇格蘭,在歸還的同時就放上了這塊牌子來紀念,
可以看得出來,這塊牌子與周圍的石牆相比,明顯的新了不少。
▼ 裡頭不能拍照,但還是有語音導覽,大家靠想像吧!
▼ 接著我們要從旁邊有著1566數字的小門進去,
裡頭可以看到當初詹姆士六世在1566年出生時的房間。
▼ 這裡頭是可以拍照的,陳設相當的簡單,
很難想像這麼樸素的內部裝潢是一個國家皇室所使用的場所,
牆上掛了很多畫,有興趣的人自己慢慢研究吧!
▼ 壁飾分別是獅子與獨角獸圖案,雄獅代表英格蘭、獨角獸是蘇格蘭,
據說這個圖騰在英格蘭與蘇格蘭方向會不一樣,在蘇格蘭的石後,
獨角獸在左邊,但在英格蘭的時候,雄獅會在左邊,
我們在英格蘭好像沒有看過這個圖案,所以也無從證實。
▼ 從左邊的這個小門進去,就是當初詹姆士六世誕生的小房間,
房間內很小,燈光又很暗,非常難拍照。
▼ 裝飾用的火爐與木頭,目前應該已經沒有在使用了。
▼ 大會堂(Great Hall),這個地方是詹姆士四世下令建造的,
當作會議的場合,目前在裡頭展示了很多的古兵器、盔甲、火槍等,免費參觀。
▼ 又看到了這個紅色獅子的圖案,歐洲的這種立體雕刻徽章還滿常見的,
很多都相當的精細,非常的漂亮。
▼ 連外牆的排水管也都不馬虎,用有金色圖案的環來固定,看起來就相當的漂亮。
▼ 整個大會堂是挑高的設計,天花板據說是從中世紀就保存下來的木結構設計,
這裡頭就只是一個長方形的空間,以前是當作議會集會的場所,
據說國王會從後方牆面右上方的天窗偷聽,看看有沒有議員說國王的壞話。
▼ 右方的正方形小孔,就是當初國王偷聽議員說話的地方,
突然多了一個方形圖案好不協調,如果我是國王的話,
就會在左邊也開一個一模一樣的小孔,才不會這麼突兀啊!
▼ 目前在大會堂裡頭展示了相當多的兵器、盔甲,
可以看出來各種不同時其的武器型式,有長有短,
在電影裡頭也可以看到這樣的物品。
▼ 各式各樣的兵器,長劍、長矛、大斧都可以看到。
▼ 還有早期的火槍,這種火槍槍管比較長,開一槍後,還要再填充火藥,
沒有辦法連發,威力有限,這個以火槍做成的裝飾,相當的有特色。
▼ 桌上放著長劍,讓人想到魔戒第三集中的場景。
▼ 出來的時候,工人正好在修地板,看起來好謹慎,工地周圍也都防護的很仔細,
大概是觀光客都在旁邊看與拍照,處理起來格外的小心啊!
▼ 這個小小的建築是聖瑪格麗特禮拜堂(St. Margaret's Chapel),
位於戰爭紀念館後方,雖然小,但卻是整個城堡內最古老的建築,
這座禮拜堂是十六世紀長期圍城(Lang Siege)後倖存的建築物,
禮拜堂建於12十二世紀,當時國王大衛一世(David I)為了皇室家族禮拜,
而下令建造這座教堂,
並以他的母親聖瑪格麗特(Saint Margaret of Scotland)來為禮拜堂命名。
▼ 這個,應該是烽火臺吧!上頭可以放置稻草等助燃物,有敵人入侵時就點燃來示警。
▼ 在聖瑪格麗特禮拜堂外頭,有一座巨大的火砲,這個建於15世紀的大砲,
是有著「中世紀火炮王」的 Mons Meg,這座大炮鑄於英法百年戰爭期間,
是法國勃艮地公爵菲力浦三世(Philip III)
送給蘇格蘭國王詹姆士二世(James II)的禮物。
▼ 這個巨砲的砲口相當大,可以想像砲彈的破壞力很強,但因為射程不遠,
大約只有3~5公里左右,因此當海軍出現的時後,這種大砲就沒有作用了。
▼ 一旁擺著砲彈的石頭,很大一個,
可以想像要塞進去砲管中都要兩個人以上才抬得動。
▼ 從砲台這邊看到的視野又更遠了,還可以看到下方的阿蓋爾砲臺與一點鐘大砲。
▼ 愛丁堡車站的方向,可以看到有好幾個月台,規模相當大。
▼ 接著要進去聖瑪格麗特禮拜堂參觀,裡頭可以拍照,但因為空間相當小,
會有一堆人在裡頭晃來晃去,拍照的時候會不好取景,而且還要小心扒手。
▼ 裡頭的空間就只有這麼大而已,最後面是祭壇的部分,燈光也比較明亮。
▼ 祭壇的位置,擺了一口大箱子,這個區域是圍起來的,遊客只能拍照,不能進去裡頭

▼ 窗戶雖然開得很小,但還是有彩繪玻璃的設計。
▼ 在戰爭紀念館的後面有另一個高台可以上去,可以拍到紀念館後方的完整範圍。
▼ 由高台上可以看到愛丁堡城堡前方廣場的位置,
可以看到目前正在拆除愛丁堡軍樂節的座位區,
這個節慶每年都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台灣也有旅行社有推出行程,相當的熱門。
▼ 看完了所有的東西,準備回程去集合,看得出來這個坡度還滿陡的。
▼ 由吊閘門旁邊的樓梯可以直通上城堡區,但就是要爬樓梯,
不建議從這邊上去,會很辛苦。
▼ 這邊的排水管上頭有著金色獅子標誌與1881字樣。
▼ 最後在集合的時候,跟我們的領隊孟薔合照一張,她是英國媳婦,
對於英國相當的瞭解,每次帶團來英國都會買一堆英國的東西帶回去台灣。
旅遊資訊:
地址:Castlehill, Edinburgh EH1 2NG, UK
電話:+44 131 225 9846
官方網站:http://www.edinburghcastle.gov.uk/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