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集團2016年上半年的全球總銷售量達511.6萬輛,贏過Toyota的499.2萬輛,
成為今年上半年全球銷量最大的汽車集團。
雖然銷售量創新高,但福斯集團本身仍有許多內憂外患,
多年來VAG營運獲利偏低,高層內鬥不斷,去年柴油造假風暴更讓福斯集團受創,
但這也是進行改變的契機。
(圖) 福斯集團的營運有許多隱憂,須進行改善。 (Das Problem)
http://i.imgur.com/3mX1h9M.jpg
以下是個人認為福斯需要改進的地方
1. 營運獲利不佳,需要削減成本,砍掉不賺錢的車款,基層裁冗員,上層砍肥貓。
2. 高層人士常鬥爭,過度追求業績表面數字,進而不擇手段。
3. 與其追求最大汽車銷售量,不如專注在追求最佳銷售利潤。
4. 改善企業治理的透明度。
高層決策過程要透明,權責透明才不會有掩蓋造假的空間,連大股東都被矇在鼓裡。
5. 最高董事會的成員組成,要能反映出股東結構,不能被工會代表和邦政府把持,
他們佔去半數董事會席次(10/20席),官股代表享有不成比例的「絕對否決權」。
(本文內容稍長,PTT網頁圖文版會比較方便閱讀
https://www.ptt.cc/bbs/EuropeanCar/M.1469961613.A.52A.html )
以上幾點,進一步說明如下,
◇◇◇
「福斯集團有些品牌的獲利能力不佳 」
一如專家預期,福斯VW這個品牌2016年第一季Q1的營業利潤只有0.3%,接近0%。
(不含Audi、保時捷等)
近年來,福斯(VW brand)品牌的營業利潤表現不佳,獲利能力逐年下滑,
2013,2014和2015年,福斯這三年的利潤分別是2.9%、2.5%和2.0%。
另外,Audi雖然銷售量持續成長,但Audi的獲利率卻退步下跌了,
2015年利潤是8.3%,比2014年的9.6%下跌不少,這成績也輸給同級對手。
Audi今年第一季的獲利率也比去年同期降低。個人推測可能是Audi為了刺激銷售量,
祭出大幅折扣優惠所致。
今年保時捷仍然屹立不搖,全球銷售量和獲利創下新高。
即使有保時捷、Audi高利潤品牌的助陣,福斯集團今年上半年的獲利率只有4.9%,
連前幾年歷經破產邊緣而重新站起來的法國PSA標緻集團,2016上半年的獲利都有6.8%。
(圖) 福斯集團的VW品牌,2016年1月全球各地銷售量比較圖,數據普遍下滑
在歐洲、北美、南美,全都比去年同期衰退3.1%~35.8%不等。
http://i.imgur.com/QiBifPQ.jpg (source: Volkswagen.com)
產量越大 不一定越賺
VAG集團裡面,VW銷售量最大,佔集團出貨的60%,但VW利潤太差,拖累整個集團。
VAG集團的獲利大部份都是靠「保時捷和Audi」撐起來的,
以至於VW和VAG集團整體的獲利率都不如Toyota。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2013年VW品牌汽車,賣一台車平均賺850美元。
而2014年Toyota賣一台平均賺2726美元,是VW的3.2倍。
考量到福斯2014年獲利率2.5%比2013年的2.9%更差,
2014年VW每台車的平均利潤應該會輸Toyota更多。
(圖) Toyota與美國車廠,平均每台車獲利比較圖 (美金USD)
http://i.imgur.com/7LGXa5j.jpg
(source: The Detroit News)
(圖) 福斯集團各品牌,平均一台車的利潤金額比較圖 (美金USD)
http://i.imgur.com/3nkJQgB.jpg
(source: Bloomberg)
在柴油風暴之前,過去曾有研究報告指出,如果扣除掉保時捷這隻金雞母豐潤的獲利,
福斯集團的獲利能力其實是退步的。
不同於福斯急於追求汽車銷售量,Toyota的策略目標專注在「獲利能力,提升服務品質
和強化員工技能。」
Increasing volume sales is not the goal for Toyota, which plans to focus on
profitability and improving service quality and workers’ skills.
(https://is.gd/q2uC5x )
「福斯集團獲利太差的原因在於營運成本過高」
◇◇◇
「開源節流之道
作者:
zeta (Find the Way)
2016-07-31 19:59:00好多部分好有繼視感啊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16-07-31 22:17:00上市公司的財報 有很多是做出來的
排氣造假跟三菱之恥一樣,VW去跟三菱汽車一起算了!
作者:
Ecclestone (Freude am Fahren)
2016-08-01 00:19:00toyota生產力開外掛喔 領先第二名20% (26vs22)
座標德國 19歲2年資歷 老媽掛掉後酒醉上班+翹班+摸魚摸到大家都看不下去 還是沒辦法辭退...供應商說的
作者:
AresPeng (AresPeng)
2016-08-01 07:54:00個人淺見 除了管理階層是最大問題以外 VW和Audi車型重複性太高 尤其歐洲市場 想買VW的最後會想直上Audi因為價錢差距不大 VW應該想辦法Cost down只專注於平價車而Audi也只專注於高階車款做出市場區隔2邊獲利都可增加其實今年看到Touareg推7座 有點無語這不是打剛推的Q7??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16-08-01 08:12:00像這個例子 我想該先去研究 他的研發成本是掛在哪個牌子下他們集團內 主體的架構與引擎變速箱 共用得多這些大頭的研發成本是算誰的 給其他品牌的權利金怎麼算可能是決定誰賺錢誰虧錢的重點另外 沒有一個走大量的品牌去降低採購成本只靠高端的品牌也是賺不到錢財報這個事情 左手賺或是右手賺 只是動筆的事甚至賺不賺 賺多少 也只是有些大支出或是收入要不要提列
同意,Porsche很多才五萬多美元的車款平均一台賺到22500美元,實在是很恐怖
這篇文章看看就好,有很多問題沒那麼簡單像是De Silva是自己想退休,浮屍集團的慣例是設計永遠矮工部門一截,怎麼可以接大位像Dye講的,VW幾乎吃下所有研發的成本
商用車的造車科技門檻比一般乘用車更高,競爭者少獲利高全世界四大商用車集團:Daimler-Benz、Volvo-Renault、Paccar、Man-Scania,有兩家(Volvo-Renault、Paccar)甚至不要民用轎車部門都可以存活,可見商用車比小轎車還好
De Silva接受數家媒體的專訪暢談設計歷史還有退休生活的規劃,如果是被退休也太開心一點,歡迎去查浮屍的高層歷史,設計總監上高位的幾乎沒有,即便是天下第一人權力傾天的他,也不可能涉足核心決策階層,搞不好只是破蝦看不爽oooo罷了,De Silva根本動不了Muller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16-08-01 20:03:002015年VAG的研發支出 是全球企業最高是車企中第二名的頭又大的一倍如果他研發的規模 是跟頭又大差不多的話 利潤馬上多出60億鎂這種事情是PSA能比的嗎雖然VAG並不是多好的公司 但他在汽車行業裡還是在第一集團PSA怎樣算也在第二或是第三集團裡 好歹也拿GM還比上海大眾能賺2x% 難道他就比PSA強嗎?
"有實力想接班當上集團CEO的各派高層人士,或是想要掌權的各路人馬"幹掉政敵這種小事, Piech踩過的屍體早就堆積如山了,有人替破蝦的前CEO WW哭哭嗎?而且前提是你要證明De Silva是"被退休"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16-08-01 21:03:00鄉民口味真難掌握 話鋒一轉現在是賺錢為王了當然啦 就一個企業來說 能賺錢才是真諦如果我是股東 我也希望我的車企是像頭又大這樣的公司但如果不是股東 頭又大這樣的公司就太無趣了VAG投了太多錢在短期不賺錢的項目 例如 Pheaton例如bugatti 甚至 lambo Bentley 這些都很難營利但是沒有這些 汽車就只是代步 我想有一部分人就不開心對於熱愛汽車的人 相信還是樂見一些公司燒錢在不賺錢的東西你不能說他不營利 只是他賺的錢都拿去開發了更正 Phaeton
那Piech在位的每一天你都可以罵浮屍高層內鬥,連專業人士都被波及(誰不是專業人士啊?XD),因為他就是個超級獨裁者,不執行他的意志都得死WW溫文儒雅?哈哈哈,他根本是超狂的好嗎?先去做點功課吧?他脾氣火爆激進出名的順便去復習一下破蝦吃浮屍事件吧WW都可以受訪到一半摔麥不錄的人了
作者:
alurel (南無觀世硬皮鯊)
2016-08-05 22:43:00德國科技 搞不定dsg跟t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