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Hi 其實一開始打底須要花比較多時間理解其實還滿正常啊,也是必經的過程
但要特別注意唸書速度太慢可能的問題!
另外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判斷唸書是否太慢」跟「如何加快讀書速度」
一、唸書速度太慢的問題會有以下問題:
1.耽誤到整體考試計畫,否則可能會到考時前才發現根本念不完。
2.一次唸越久,學習效率並不會越好。
以效率來說:原則上,複習次數比單次複習的時間重要。複習越多次才會記得住。
因此,相較3小時看一遍,1.5小時看一遍(3小時看二遍)效果一定比較好。
有人可能會問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哪有可能1.5看完一遍。這點後面會建議大家
怎麼做。
3.唸太慢會導致每天讀書進度太少,減少讀書的成就感,這樣就很難堅持下去:
備考要堅持下去最重要就是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就會想繼續唸書,越唸就會越有成就感
從而建立一個正面循環。念太慢會導致每天讀書進度太少,感覺自己花了很久卻沒有
進度。久而久之,就不想念了,還不如拿來玩手遊 ><"
二、要如何判斷讀書是否太慢?根據讀書計畫來決定!
為了避免一開始念太慢導致後來念不完,強烈建議一定先規劃好整體考試計畫。
完整的考試計畫應該是,根據預計考試前各科要唸幾遍,具體決定每天唸書的範圍。
關鍵是,先決定各科總共要唸的次數,這樣就可決定每個月、每週與每天需要念多少。
接下來就要檢視自己目前讀書實際進度是否可以完成讀書計畫。如果無法的話,
就要檢討讀書速度了。
三、讀書太慢怎麼辦?
其實在沒有基礎知識的情況,重新準備一科本來就要花很多時間。
但是讀書太慢的缺點,已如前述。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這就要先破除一個迷思,就是第一遍就要完全理解且把內容都記起來。
這實際上是辦不到了。我自己的經驗是一科至少要讀2-3遍之後,才會比較進入狀況,
這時候也才背得起來。
如果堅持要第一或二次就完全搞懂,往往會花了很多時間在鑽牛角尖,
卻沒有回報。所以建議心態上要有一個正確認知,一開始沒辦法100%理解是很正常的,
我們的目標是在考試當天前搞懂即可。建議一開始不要太鑽牛角尖,搞不清楚的地方
可以先做記號,之後再回來看。
要特別強調的是,我的意思不是囫圇吞棗一直唸,不會的地方就不管它。
而是建議把不會的問題分成多次來理解。
我的做法是,遇到不會問題的時候就會把問題與思考過程寫下來。具體步驟如下:
(1) 在不會的問題旁邊(可能是考試用書、補習版講義或小六法的留白處),
用自己的話把問題寫下來,要盡量具體一點,寫清楚是哪個地方不懂。
這樣做可以幫助我們釐清核心問題是什麼。搞清楚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2) 每一次複習到該問題的時候,都要重新思考一次,然後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
內容盡可能簡短但要具體,內容口語一點沒關係(因為是寫給自己看的)。
這樣做可以"記錄下自己思考的軌跡",而會有自己跟自己討論的效果。
在跟自己討論的過程,大腦自己就會思考這個問題,隨著知識不斷累積,
大腦自然而然就會想通。這就是為什麼一開始百思不解的問題,往往在複習2-3遍
時,甚至是走路或吃飯時忽然就懂了。
考試以外,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常常想一件事的時候,
忽然靈光乍現就想通了。這也是一樣的道理。
(3) 想通的時候要趕快把心得寫下來,不然事後很有可能就忘了。
依照上面的方法就不會一遇到問題就卡住,就可以保持讀書進度,同時搞懂不會的地方。
<< 任何問題,歡迎在「國考制霸」FB粉專(https://reurl.cc/5lqMky)私訊詢問 ^.^ >>
※ 引述《skybeauty456 (檸檬C)》之銘言:
: 因為想考資訊相關考試,有去買函授在家自己看。
: 雖然以前資訊相關科系畢業,
: 但是畢業後沒從事資訊工作,很多也忘光,或是沒接觸過。
: 最近函授從資料庫開始看,目前看到正規化的部分,
: 我發現一堂資料庫一小時半的課程,
: 我可能需要花2.5~3小時才能看完。
: 因為沒接觸過,老師講解,我需要思考畫圖,也要一邊抄老師講的,影片或按暫停,加上
: 老師後面大量講解練習題的時候,
: 我的速度更慢,老師講完一題,我會自己用紙練習一次,或是要思考。有時候老師講題目
: 之前,我也會按暫停,自己拿紙先解一次畫圖,再聽老師講的。
: 有時候遇到問題會暫停往前看老師講的。
: 然後不知不覺一堂課居然三小時才看完。
: 資料庫前面幾章背的部分,速度沒那麼慢,
: 但到正規化這裡,速度變超慢。
: 最近覺得是不是自己太笨讀書讀太慢= =”
: 不知道這樣是不是正常的?
: 還是有其他方法?
: 想到一集要花那麼久時間,那其他科函授看完,不知道要何年何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