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準備考試這段時間以來,常常參考許多上榜者的心得分享,對我有很多幫助(不論是唸書上或心靈上嗚嗚><,今年度順利上榜了,也來分享這段期間準備的方式,希望能有小小小貢獻!
先稍微說一下我的背景,我畢業於私立大學觀光學系、北大都研所,碩士畢業後繼續從事都市計劃研究相關工作,也慢慢開始準備考試(實際準備時間:兼職九個月;全職三個月至去年年底),我有把補習班的課程都上完,但上完後沒有重看或複習講義(實在太厚了XDD),所以唸書主要還是以自己整理筆記為主。
兼職期間我平日晚上會念3-4小時,假日兩天加起來大約10小時;全職期間平日一天會念8小時,假日兩天加起來大約10小時。我蠻喜歡做讀書計畫的,有達成會很有成就感哈哈哈,我會計算考前要讀完的量,平均分配到每個平日,假日作為緩衝的時間,讀書的時間要重質,其實也不是讀越久越好~~~
今年度我有考高考二級、高考、普考、技師、地特三級,目前放榜的高考二級、高考、普考都幸運地上榜了,以下就分享我的準備方式。
一、前置作業
我蒐集了近十年內高普考、地特、技師、鐵特、升官考、研究所的所有考古題,根據考題去做分類,像是:容積、都更、民眾參與、徵收、公保地等,雖然這個過程比較耗功夫,但後續整理筆記會比較有主題性,也更了解常考的題目,考起來的深度、廣度。
二、實際準備期間
因為都市計畫涉及的層面很廣,有些議題是跨科目的,所以除了都經以外我幾乎都是混著準備的,主要會分以下兩種筆記(原本我是用電腦整理,但發現還是手寫的效果比較好XD,筆記也會比較精煉,方便考前複習):
(一)法規筆記
我會把相關的各種法規都讀一遍,然後把相關的、重要的內容手寫起來,我不太會按照法條的順序,主要是依實際流程或方便記憶的方式排序,如果可以圖像化相關的流程更好(或是我會編一些方便記憶的口訣哈哈越奇怪的反而記的越熟),最後就會整理出一本寫滿各種法規的筆記本,可以常常翻閱複習。
法規的部分還有要常常注意修法的內容,是考試常出的題目!
(法規的筆記我都會註明這是什麼時候看的法規,以便時常更新修法資訊。)
(二)議題筆記
這個部分需要參考前置作業所整理的考古題議題,我會先從常考的或新興議題開始做筆記(因為筆記永遠做不完QQ),主要會先針對該議題過去考過的面向先做整理,再自己補充現在的討論、我個人的反思、還有未來可能考的方向,這樣整理起來就會比較全面,不是只關注在考古題的擬答。
而這部分的筆記不會寫的很多,會自己先理解後,列點寫出重點,在實際考試應答上也可以應用到這招。
(三)參考書目
主要還是以網路查資料為主,以下是針對比較弱的科目做加強:
都市經濟學(于如陵)
土地經濟學(殷章甫)
都市基盤設施工程概說(研究所講義)
這些就看個人了,因為我都經一樣很爛><><,從小這方面就不太行
(四)共同科目
這部分我幾乎沒準備,只有準備了公文怎麼寫,剩下的就聽天由命了!
三、平時如何加強
以下主要是我多方蒐集資訊的方式,在閱讀這些內容的時候還是要保有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避免被誤導或者是被帶風向。
(一)相關網站
我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一些網路文章,我會看報導者、關鍵評論網、眼底城事、地球公民基金會、上下游、環境資訊中心等,了解最近大家都在討論什麼,除了看以外也要有自己的反思,或是再詳細去查其他資料。
(二)政府網站
我會定期看營建署、經濟部、國發會、農委會、交通部、文化部、水利署、行政院、環保署、原民會、建研所等相關部會的網站,了解近期推動的政策走向、研究案,有時候考試會考出來,或者說可以拿來舉例用。
(三)演講資訊
考試期間我加入很多相關的FB社團或是追蹤一些粉絲專頁,剛好疫情期間有推出很多線上演講,就趁晚上的時候看個兩小時,有時候的確會獲得一些額外的知識或人生的感悟,其實也不僅是為了考試,有時候看這些資訊,也覺得對個人的成長很有幫助。而加入這些社團或粉專,偶爾也會有很多資訊可以了解。(通勤時間也會聽相關的podcast 頻道)
(四)相關書籍
這個部分也是偶爾會逛逛實體書店或網路書店,針對一些相關的書籍或有興趣的書籍也會買來參考(或去借),準備考試期間我曾經看過與國土計畫、地方創生、農地、都市更新、社會性基礎設施等等相關的這類書籍,大家可以選自己比較有興趣的書籍,也比較看得下去><,主要可以找社會科學類、建築類的書籍。
(五)相關期刊
我是先上華藝搜尋相關的期刊,如:都市與計劃、土地問題研究季刊、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地理學報、政大地政學訊(校網下載)等,下載近幾年來有興趣的或有可能會考的文章來看,並訂閱期刊,有新的一期時,華藝會寄信通知,再去下載來看。
考試時真的會有考題跟期刊的內容類似,這時候有看過就幫助很大!!!
(六)時事新聞
日常的時事新聞要稍稍注意,並思考跟國土規劃的關聯性,備考期間我病態到走在路上看到什麼都會忍不住聯想,這個東西可以怎麼考、怎麼出題,主要就是要看一下臺灣新聞或國際時事。
四、應考方式
考前一周或兩周,我會扎實地複習之前整理的法規本、議題本,熟讀並記憶之前做過的筆記,這個步驟蠻重要的,不然辛苦寫的筆記隨著時間拉長,有時候都會不小心忘記QQ
實際考試時,一開始的十分鐘我會先審題,大概構思一下每一題要怎麼著手、列點,接著每題會花大約二十五分鐘(會把完成時間寫在題目旁邊提醒自己),以每題兩頁的目標盡全力狂飆,有些題目會寫比較久,所以會保留十分鐘的彈性空間,大部分我都是寫到剩一分鐘左右,再稍微檢查題號有沒有標錯。
每題答題的架構大概是:前言-列點內文列點內文列點內文-結語。
另外針對不太會寫的題目,我也是發揮十足的誠意寫好寫滿(至少一頁),老師有時候會給一些同情分XD。
五、口試準備(高考二級考試的第二試)
得知高考二級第一試上榜後,因為12月中還要考地特,就先交了基本資料表、書面資料給考選部後,等地特考完才開始認真準備,因為缺是在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以下準備方式就以該單位為主。
(一)準備方式
1.一般題目
參考ptt上所有二級考試的一般題目大致擬答,因為主要還是以當下的反應能力為主。
2.專業題目
(1)臺北市都市更新處網站
我把網站每個地方都看過一遍XDDD,尤其著重他們特別推動的政策、案例,還有自治法規,另外也進一步了解各科的職掌內容,把這些資訊大概記起來,回答時可以當作舉例,讓委員知道你做很多功課。
(2)都市更新相關法規
最基本的都更條例、危老條例都要熟記,準備考試時都念得差不多了,所以只有面試前稍微複習複習,可以進一步思考修法的建議或有什麼問題爭點。
(3)考古題完整擬答
參考過去二級口試的題目,自己練習擬答(大約2-3分鐘的內容),回答時列點回覆會比較有架構的感覺,可以把擬答印出來,面試前可以複習,因為報到後就不能使用手機了。
(4)自行猜題、擬答
針對當前推動的政策、新聞,自己猜委員可能會問的問題,並練習擬答,我當時有猜城中城大火、防災型都更、都更與都計連結、都更條例廢止、危老條例爭議、都更危老整合人、新創更新開發科等等議題。
(5)都更政策、新聞、社會評論
了解中央跟臺北市推動的都市更新政策及當前時事,以及近幾年來產官學界對於都市更新的意見與評論。
3.自我介紹
主要會針對學經歷、專長興趣、生涯規劃研擬自我介紹的內容,時間是三分鐘,算是最基本且可以準備充足的項目,面試前幾天不斷地練習,練到講完大約兩分半左右,保留三十秒的彈性空間。為了不要像背稿一樣的自我介紹,所以對著鏡子練了好幾百次XDDDD
4.模擬面試
如果行有餘力可以找家人或朋友幫你模擬面試,提供他一些題目抽考你,完整地從自我介紹、回答問題都進行模擬,可以訓練自己即時反應的能力,事前體驗那種感覺後,當天真的會比較順暢一些些。
(二)當天情形
當天我是穿完整套裝應試(現場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穿),一開始會在一間教室等待報到時間,時間到時就前往報到的教室(手機、穿戴式裝置需關機),大約口試時間前三分鐘會前往口試教室,就依號碼入座,今年面試的委員一共三位,一位北市府官員、兩位學界教授,整體氣氛不會太嚴肅。
因為我是准考證號碼最小的,所以從我開始自我介紹,後續答題則是從第二位開始回答,並依序回答下去,所以每一位都會輪到第一個回答題目。而自我介紹、答題都會計時,兩分半響一次鈴、三分鐘響兩次鈴,並馬上要結束。
當天問的問題如下(括號是我的回答,我的口試成績為86分供參考):
1.弱勢地區的公辦都更如何執行
(資料轉譯、初期調查協調、評估整建或整維、社宅作為中繼住宅、都更推動中心協調或諮詢)
2.解決利益衝突的實際經驗
(我舉例過去研究所實習課辦理鄉村地區整體規劃面臨的衝突情形及如何解決)
3.執行公務時,面臨投訴該如何處理
(找同事長官聊盲點、理性溝通設身處地、找可信任第三人協助;初期即應提供資訊協助、透過都更危老整合人協調)
4.公辦都更被認為炒地皮,而社會住宅是需要成本的政策,兩者間財務計畫如何調整
(公辦都更的目的與宣導、留設社宅做中繼住宅、讓民眾了解是為公共利益、慢慢影響)
5.承第3題,跟投訴者吃飯的分寸拿捏
(先給予彼此冷靜空間、了解投訴者、參與社區活動、避免一起吃飯、現勘偶遇再閒聊、邀請他來市府彼此溝通,有原則地各退一步、結束時要感謝以避免被利用感)
6.對自己今天的表現評價兩分鐘
(感謝這次機會學到很多、反應能力及表達很重要、對於工作及生活有助益、舉出其他位考生的優點作為學習對象)
這篇文章不知不覺打了好多XDDDD,希望對看到現在的你有那麼一小點的幫助!!其實在準備考試的期間,一直告訴自己不要太往心裡去,看這些內容其實也不僅是對考試有幫助,就算沒考上,對於日常生活或未來工作都有一部分的進步,每次研究完一個法規或議題後,會有種自己又成長了的感覺,也是滿滿的成就感啦><
最後祝各位事事順利、身體健康,也期許自己工作時保有初心。
發表心得文為分享之用,除作者主動贈書、提供筆記外,不得要求上榜者贈送書籍、提供筆記等不正邀約,違者依照版規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