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這篇的標題非常有誤導之嫌...
[男子存2萬變領2萬 銀行:記錯帳常見]
記錯帳常見,但沒提到的是,「若是金額與帳目不對無法下班」,
整個標題只表現了記者想寫的前半段,忽略了後半段(雖然內文有寫到)。
寫的好像銀行記錯帳就算了,不會去抓帳一樣,也成功誤導了很多讀者。
「實際上就是若帳不合,絕大多數會當天抓到並馬上更正」
[男子存2萬變領2萬 銀行:錯帳常見但會當天更正]
這樣不是比較符合銀行說法跟實際情況嗎?或者是下標的編輯覺得不夠聳動?
再來看看整個過程,有哪些能做得更好:
1.行員記錯帳 (存錢Key成領錢)。
2.下班前抓帳並已抓到,更正完成。
3.下班前行員試圖聯絡洪男,因聯絡資料老舊,聯繫不上。
4.洪男等一晚上電話沒人來電,擔心害怕睡不著,於是向警方報案。
5.隔日到銀行確認帳目確實已更正,並同時更新聯絡方式。
首先看看第1點,這是絕對無法將發生率降到零的,甚至並不少見。
(雖然借貸方KEY錯邊是有點誇張,畢竟差了一道驗印的程序)
結論:無法避免。
而第2跟第3點,已經避免了客戶的損失,而在聯絡不到的情況下,也只能等待,
或是下次客戶自己刷摺就會看的到,畢竟客戶已經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損失。
結論:1發生之後,銀行已做了所能夠做的。
第4點,也許是客戶不熟悉銀行吧,但存摺上都有電話,為何不打打看?
即使分行下班了,客服是24小時的,而且有錄音有紀錄,不會吃案,
這比起報案要簡單直接多了吧。
結論:打分行或客服電話比報案更直接有效。
第5點大概就是補摺+更新聯絡方式,至少下次有問題聯絡的到人。
並不是只想要檢討被害人,而是整個過程只剩下客戶端的聯絡流程能檢討,
簡單的打電話能解決的問題,又報案又找記者實在是有點小題大作。
但我認為最該檢討的就是下標題的記者吧,雖然他們也不是第一天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