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兆的教訓!新銀行開放 30 年,台灣金融啟示錄
暌違 30 年後,台灣終於又有新銀行開業了。1 月 19 日,樂天國際商銀正式開業;2 月
4 日,連線銀行(LINE Bank)獲准試營運;農曆年後,將來銀行也要上路了。一次 3
家新銀行開業,為台灣金融業進入數位時代,正式鳴槍。
回顧 30 年前、1991 年開放新銀行的盛況,對許多人來說還記憶猶新。
當時,財政部將資本額門檻設到 100 億元,是全球最高,且申請文件極其繁瑣,但送審
者仍絡繹不絕。「早期企業家借錢都要拜託銀行,銀行自己來開,就換別人來拜託他了,
主從關係互換,感受很不一樣。」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點出業內心聲。
1990 年代:開放期
投資人更有感,三商銀的股價最高破千元,就算 1990 年大崩盤,股價也還有 300、400
元;因此即使一次釋出 15 家新銀行新股,每張面額只要 10 元,自然吸引民眾踴躍參與
,結果中籤率多低於 5%,太電集團發起成立的大安銀行中籤率更僅 1.67%。反觀現在金
融股股價普遍低迷,根本無法同日而語。
開放新銀行絕對是當年的大事,畢竟先前政府為了維持金融穩定、發展計畫經濟,長期控
制利率、匯率,限制銀行新設,導致 1980 年代美元兌新台幣匯率達 40 元,利率近 13%
。雖有 16 家本國商業銀行,但其中 12 家為公營,營運效率不彰,大量民間剩餘資金與
借貸需求只能仰賴信合社等民間借貸與地下金融中介。在「台灣錢淹腳目」,但監管引導
機制卻未跟上的時空環境下,正是導致台北十信案與鴻源吸金案爆發的背景成因。
1980 年代要求解禁的自由思潮從政治社會發軔,加上美國也要求台灣開放市場,終於在
1987 年,總統蔣經國啟動政治解嚴,1989 年大修《銀行法》,開放利率自由化,並允
許民間新設銀行,開啟台灣金融新頁。「銀行民營化和政治息息相關,當時不只台灣,拉
丁美洲和西班牙也都陸續開放金融市場。」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形容。
銀行家庫通自己金庫,惡果全民吞
那是信奉「絕對開放等於絕對進步」的年代,除了銀行,保險和證券也陸續開放,外資也
進入台灣市場,公營銀行隨後啟動民營化。
當時政府採循序漸進方式,雖然成功避開 1997 年東南亞金融風暴,但隔年台灣卻爆發本
土金融風暴。
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分析,新銀行開放是美意,但家數過多必然導致殺價競爭、獲利降
低,加上股市房市崩跌,基層金融首當其衝,先是彰化四信(總經理葉傳水違法做丙種墊
款)爆出擠兌,再擴展到農漁會,後來新銀行經營不善者也受到重擊。
本土金融風暴更暴露出,台灣政商權貴「銀行金庫通家庫」的陋習行徑。當時黑金政治猖
獗,有用自家企業掏空自家銀行,如中興銀行、中華銀行、萬泰銀行都被政商兩棲的大股
東掏空;也有裡應外合,如立法院前院長劉松藩協助台中商銀前董事長曾正仁超貸等。
公股行庫也未倖免,當年「金融三劍客」—彰化銀行前董事長蔡茂興、第一銀行前董事長
陳安治、台企銀前董事長蕭介仁,曾靠著政商關係亨通呼風喚雨,卻也拖累台企銀和彰銀
後來虧損慘重。
市場大暴衝也衝出 4 千億呆帳
這十年間,整體銀行界累計 4 千多億元呆帳,一開始只能由公股行庫和中央存保苦吞,
直至 2001 年成立金融重建基金,總計處理 56 家經營不善的金融機構,總賠付金額達
2,892 億元台幣;同時,成立保險安定基金,處理問題人壽與產險公司。央行前副總裁
、現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感嘆:開放的惡果還是由全民買單。
千禧年後:整頓期
為解決開放期亂象,台灣金融進入整頓期。那時本國銀行家數已增至 53 家,因此 2001
年啟動一次金改,目標是在兩年內將金融機構壞帳比率降到 5% 以下,銀行資本充足率提
高到 8% 以上,同時通過「金融六法」,開放成立金控。據統計,一次金改政府與企業挹
注近 1.4 兆元台幣,對於打銷呆帳、降低逾放比有絕對助益。2004 年金管會成立後,也
在跌跌撞撞中建立了金融紀律與文化。
2004 年政府再啟動二次金改,目標為兩年內 12 家公股銀行減半、金控減半,銀行做大
後再出去打國際杯。立意良善,但牽涉利益龐大,導致政商勾結的層級和金額反而更勝以
往,二次金改弊案涉及總統和多家金控家族,引爆輿論撻伐;加上 2005 年雙卡風暴,
2008 年政黨再次輪替與金融海嘯等種種政經情勢驟變,最後金改目標未達成。
但這段期間還是爆發多起弊端。2008 年金融海嘯重創業務拓展積極的銀行,而當時高雄
銀行雖有 43% 的高市政府持股,卻自己投資雷曼兄弟結構債,還賣了一堆給客戶,淨值
只剩不到 100 億元。
兩次金改,確立大者恆大態勢
現任合作金庫銀行董事長雷仲達回憶,他當時被迫以高市財政局局長身分接手代理董事長
職位,「那時總經理都不敢面對,到哪都會被陳情群眾團團包圍,還有議員揚言要在議場
上翻桌;我就帶著同仁低頭坐著被罵,要負責,沒辦法。」在他調解與爭取下,高銀和其
他銀行一樣,最後只須賠一成五的通路責任,受害人也至少取回五成本金。
然而,在亂局之中,不浪費一場危機者,就有機會勝出。中國信託、台北富邦、玉山銀行
也就在此時打下民銀龍頭的基礎。
黃男州分析,一個國家人均收入達 1 千美元就需要銀行帳戶,5 千美元有信用卡需求,
1 萬美元就需要財富管理;1992 年台灣人均收入正好突破 1 萬美元,財管投資需求正夯
,新銀行雖然低價競爭,但也帶入更高品質的金融服務與商品,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新銀
行也從此奠定了品牌與影響力。
版圖重洗牌,消費金融引爆國退民進
為因應市場需求,中信金控顧問王正新指出,中信率先重組分行,將一樓營業廳一分為二
,高櫃作業力求簡單化、自動化、集中化降低成本,低櫃則讓理專做服務與產品銷售。法
人金融業務也引領變革管理,從最初階的放款,隨著台商西進,中港台三角貿易量放大,
銀行服務也從交易進階到做跨境貿易融資,協助企業管理現金流、應收帳款票據融資。
反觀公股銀行雖已民營化,卻仍無力因應市場競爭,業務又因高層人事更迭而難以為繼,
獲利能力與市場地位終被民銀超越。尤其,開放金控成立後容許金融機構跨業經營,改變
了金融業過去以銀行獨大的態勢,此時能善用壽險資金與投信基金布局海內外投資及銀行
與證券通路,加上財團家族在背後的影響力奧援,競爭力將大幅領先,獨立銀行除非有特
殊利基,如京城銀行有獨樹一格的策略,否則大者恆大已難以撼動。
2020 年起:轉型期
總計新銀行開放 30 年來,為處理問題金融與打消呆帳,政府與民間至少賠付 1.7 兆元
,未浮上台面自行消化的虧空則不計其數。面對新銀行開放以來的爭議,魏啟林觀察,應
是初期監理機制與意識尚未成熟。
金融紀律建立,監理趨正軌
在合庫調查研究室編印的《台灣金融發展歷程》所保存的新銀行審核評分表,對總經理、
副總經理等人員適格比重各達6%,但「發起人消極資格及預訂董監事的積極條件」僅占
5%,如今看來,的確低估了大股東的影響力,也使得後來對金融業的大股東適格性嚴格
把關。
黃男州則以玉山為例,玉山用人一律考試,想關說安插者永不錄用。2004 年,他以策略
長身分主責併購高雄企銀時,居間協調的投資銀行勸他,併購都是少數人密室面談,玉山
派出 50 幾人這樣會洩密;但玉山銀創辦人黃永仁堅持,併購成功的關鍵是融合與執行,
這有賴於決策的透明。「這樣的文化,要能堅持下去,且做出成績後,大家才會相信這套
是有用的。」業界人士觀察。
歷經 30 年大變化後,台灣金融又迎來了新變局。這次,挑戰不再僅是可見的銀行同業,
更可怕的是看不見的明天。如今,傳統零售金融勢微、數位科技崛起,微軟創辦人比爾.
蓋茲喊出的「銀行是恐龍,可以繞過不理」,更使銀行界籠罩著濃濃的末日感,人人對下
一步感到迷惘。
數位新時代,驅動金融科技
明日的金融,勢必走向技術創新驅動的永續金融與數位轉型;但「重穩定、輕發展」的監
理習性,勢必無法因應國際金融產業的劇烈變化。更深層的結構面改革,如金融整併、民
營化與公營事業鬆綁,談論多年卻無重大進展。「主管機關已多無意願碰觸這類議題了。
」許嘉棟坦言。台灣金融走過上個滄桑的 30 年,今年純網銀陸續開業上路,預示著台灣
金融已走進截然不同的新時代。台灣金融未來會有怎樣變貌,需要政府、業者與社會記取
過去的教訓,以更大的勇氣與智慧迎接下一個 30 年。
https://reurl.cc/Q7ek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