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印度教中,除了參與特定教派或是參與修行的人之外
其餘一般參與祭祀與相關活動的信眾,只要沒有特別否認自己是印度教徒
就可以算做印度教信徒的一分子,日本神道教也是同理
所以在統計上多數日本人被劃分為神道教徒,而且他們大多同時信仰佛教
然而華人卻明確的將道教和民間信仰強做區分
這或許是不必要的,況且在道教與傳統民間信仰高度的交融下
再劃分與統計上容易產生爭議的地方
正文:我們如果了解日本神道教的話可以知道他可以分成三類
1.神社神道:即國教派
2.教派神道:有著明確創辦人和組織的各個教派
3.民俗神神道:無明顯教派和組織,也無明確教義,多是民間有需求時向神社祈禱
或是參與相關祭祀活動
另外值得注意,神道教他本身就是日本的民間信仰,在佛教傳入後神道教的概念才漸漸明顯
不過在這段期間佛教和神道是有互相交融的
譬如:神佛習合和本地垂跡等
同時神道教也吸收儒家思想做為信仰體系的一部份,譬如在禮儀方面和思想方面
再看看道教和民間信仰
中華文化在前秦時期即有方仙道和道家思想及民間信仰
到了漢朝之後上述內容彼此融合並發展出各類教派,如太平道和正一道等
南北朝時迅速發展,為北朝大力支持,與南朝支持的佛教相對
到唐朝時成為國教,宋朝時亦受到大力推崇,全真道出現在這個時期
除此之外宋朝時道教與佛教相互結合,與儒家思想一同出現了三教歸一思想
還有在兩宋時期道教進入民間,與各地民間信仰相互結合
最後在明清時期道教更進一步世俗化,之後道教教派趨於衰退並更趨於民間化
以上我們比較道教&民間信仰和日本的神道教
兩者皆起源於本土信仰,兩者皆吸收了佛教和儒家思想,
日本流於民間的民俗信仰叫做"民俗神道"
而有教派組織且有明確教義的叫做"教派神道"
在中華文明,流於民間的叫做"民間信仰"
而有教派組織及明確教義的叫做"道教"
我們可以發現神道教裡的教派神道及民俗神道的關係
類似於道教及"民間信仰"的關係
所以華人民間信仰可否稱為"民間道教","民俗道教"
或是道教世俗化後的一種型態?
我們再看看印度教,他們同於道教和神道起源於印度民間傳統信仰
但我們可以發現印度教更加的複雜和包羅萬象
教義在不同教派可以有一元論,泛神論甚至是無神論
原始的婆羅門教及佛教都被吸納其中
有各種教派和高深的神學,也有世俗功利的民俗信仰
但他們都被統稱為印度教
而道教和中華民間信仰自形成來便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或許也沒必要把他們涇渭分明的分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