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恕刪
感謝部分前輩的來信給予小弟文章及經驗的肯定,也有前輩對於狐仙傳說相當有興趣
並有部分問題希望小弟能給予回答,在此特別再現醜一下
小弟要再次強調,回應絕非為了引戰,如有得罪處,尚請海涵
首先針對狐仙的部分,前文有版友回應,狐仙可說是天師府神將
依據天師府的記載及相關傳說也的確如此...
陽明仙府的狐仙傳說是依據龍虎山嗣漢天師府的記載而來,是為正式道統
而狐仙傳說的三段故事,分別與三位道行高深的天師記載有關,
足證其修成仙果,是為正神
這三位天師又如何顯赫呢?
從狐仙堂的記載來看第一位關鍵人物是第三十代天師虛靖公
虛靖公尊號張繼先字嘉聞,又字道正,號脩然子,於宋哲宗三年嗣教
話說山東孔府與龍虎山天師是中國唯二可以歷代相承的家族,但子孫並非每代皆出類拔萃
這位張天師是歷代天師中出類拔萃的神童,九歲就接掌天師之位,
按照慣例,歷代皇帝都會召見孔子後人及嗣教天師,
在歷史記載中,虛靖公十三歲時受宋徽宗召見,
徽宗見天師年幼,便問:「卿居龍虎山,曾見龍虎否?」
虛靖公隨即妙答:「居山,虎則常見,今日方睹龍顏!」
徽宗隨即賜號虛靖公,令做符祿,並賜建「上清正一宮」
而後來虛靖公也是道教復興很重要的一個人物,
這麼有名、有道行的天師來做狐仙故事的開頭,應該有夠份量
而狐仙傳說第二段故事的第三十六代張宗演天師其優秀程度更是不惶多讓,
元朝是蒙古族所建立,一開始看不起中華文化,
張宗演天師是元朝第一位所召見的天師,並令其主領江南道教事,得自給牒(封號,
也就是說可以自由收人入道教修道,並設州道政司及縣威儀司,這在當時元朝對漢人
的管控來說可是超級不得了的授權)
第三段故事則是第四十三代張宇初天師,
根據史籍記載,張宇初天師是歷代最博學的天師,道教至明朝極興,
朱元璋大小事都喜歡找天師,曾令天師設壇祈雨,在張宇初天師掌祿期間,明朝賜其
重建龍虎山大上清宮。並受賜"正一玄壇之印",如此赫赫有名的天師認證狐仙已成仙果,
羽化前並交待塑金身以奉,狐仙傳說與三位史上最有名的天師都息息相關,
足見狐仙錄入於正式道統之地位,位列仙班!
相關歷史故事及記載可於相關史書及天師府所出版「中國龍虎山天師道」一書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