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 法國巴黎米其林三星Pavillon Ledoyen

作者: wanze (牛蛙公主)   2016-04-06 00:17:52
餐廳名稱:Pavillon Ledoyen - Yannick Allé
消費時間:2016年/03月
地址:1 Avenue Dutuit, 75008 Paris
電話:+33 1 53 05 10 00
營業時間:12:30–14:30, 19:30–22:00
每人平均價位:新臺幣約5000元
可否刷卡:可
有無包廂:有
推薦菜色:燉龍蝦佐白菜及珊瑚醬
官網:http://www.yannick-alleno.com/restaurant/le-pavillon-ledoyen/
附照片之Facebook網誌:https://goo.gl/2hw00A
純文字如下:
敲定跟團到法國度蜜月後,我們開始討論自由活動時要做甚麼。
先生喜歡本土化,認為旅行就該吃一些當地食物。
雖然行程中不乏米其林一星,但我們覺得短期內不可能重返巴黎,應當直擊三星。
算一算,自由活動如果去吃飯,就沒其它時間購物了,便決意脫團多留一天。
2016.03.04,滯留巴黎的那天中午,我們去了三星的Pavillon Ledoyen。
大門口的服務人員會詢問是否有訂位(先訂位是禮貌喔!),當我們一回答有,他就馬上用
英文說出先生的名字,不愧是高級餐廳啊!
起初,我們羅列了巴黎全部的三星,慢慢考慮。
原本想臺灣也有S.T.A.Y,似乎可以把機會留給別家。
但很多餐廳都在放寒假,於是訂了 Ledoyen。
除了Dress Code,也索取菜單,這樣就能事先查好菜色,也能編列預算。
Dress Code通常對男士比較嚴格,必須著有領上衣、不可穿牛仔褲或運動鞋。因為怕出錯
,乾脆穿西裝就最保險;對女士限制不多,也並非指定穿洋裝或裙子,稍有打扮或上妝,
一般都不會刁難。由於一進門就會有人掛外套,所以我們搭配衣服時只有裡面正式,其實
外頭穿著SuperDry呢!很不搭,但溫暖。
Ledoyen位於小皇宮旁,交通便利,但卻很容易不小心就走過去了。
創建於西元1792年,據說拿破崙和約瑟芬便是在這裏相識的。
2014年,Yannick Alléno接手後,旋即在去年和今年摘下三星。
從香榭大道看過去,Ledoyen幾乎都被樹擋住了。
入座時,女士或是主要的客人要坐在先拉開的椅子。
此時帶位的侍者通常會走開,接下來幫忙點餐及服務的侍者就會是今天專屬的。
專門放手拿包的小凳子
事先做過功課,決定點一套午餐,另外再單點前菜、主菜和甜點。
點餐時會一併點酒水,我們只點了氣泡水。
Lunch的價格比較優惠,Chosen For You其實也可以點,但通常是晚餐才會吃這麼多。喜
歡自主性高的話,也可以全部都單點。
為什麼菜單上都沒有標價呢?因為法國人認為女士是不必知道價格的,想吃就點,買單是
紳士的工作,男士拿的菜單才會寫價錢XD
點酒的車子,有需要可以請薦酒師協助。
點完餐,主廚Yannick Alléno忽以小旋風之姿跟我們握手寒暄,然後一陣風回去了。
事出突然,我們根本來不及反應,當然也沒有合照,只覺得他好帥,而且手好軟啊!
幾分鐘後,服務人員就送來五種開胃菜,說是主廚招待。
1.松露凍,軟、鹹、香,不像一般果凍那樣Q彈。
2.酸奶捲。回想起來,這餐有好多捲心酥啊!
3.不知道是甚麼,口感介於乳酪塊和豆腐之間。外層像堅果屑,又有點像餅乾。
4.很像波蜜果菜汁的蔬菜高湯。
5.乳酪脆餅與洋蔥湯。
在法國,麵包就像華人的白飯一樣,直接吃、抹奶油、沾餐點的醬汁或湯都沒問題。
當然也是無限供應,但此行我發現大家麵包吃的不多,或許是因為很佔胃吧!
另外一種可能性是,佐餐麵包大多較硬,有些人吃不慣。
以上純屬猜測,我個人是滿喜歡這種麵包的。
麵包外硬內軟,剛出爐還有蒸騰的熱氣,耐心慢嚼可以吃到小麥純粹的香味。
稍有水準的餐廳,光是奶油就會提供有鹽和無鹽,有鹽的較香,但我個人偏好無鹽奶油,
不會過分掩蓋麵包本身的味道。
此行還發現,法國的窗邊雙人雅座通常不會讓客人面對面,而是將椅子稍微拉近,
以便兩人都能欣賞窗外美景,要交談也比較容易,不必高聲嚷嚷,所以餐廳總是安靜。
單點的前菜是菠菜蛋餃佐黑松露。
黑松露是上菜後侍者在桌邊現磨的,香氣溫和,完全沒有刺鼻的汽油味。
餃皮非常有咬勁,但裏頭的蛋卻沒有熟!沒有熟!沒有熟!不知怎麼做到的。
這道菜口感很棒,泡泡稍縱即逝必須速速吃完。要說缺點應該就是略鹹。
午間套餐的前菜是酪梨和芹菜千層,味道沒有很突出。
先生非常討厭酪梨,但他吃完了都未曾察覺到,所以應該不算難吃。
旁邊的醬料,是吃了會令人匪夷所思的椰子萃取物;
灑落的顆粒,則是鼠尾草種子(臺灣稱為奇亞子)的碎片。
另一個前菜是Viroflay(法國一個地名,至於標榜甚麼風格,我們也不清楚)扇貝湯。
在午餐菜單上沒寫佐黑松露(主菜單上是有的),但侍者直接過來幫我們磨了許多。
反正不可能退貨,便未細究了。
扇貝烹調得恰到好處,如此大顆卻能熟而不老,還十分Q彈多汁。
重頭戲主餐之一──燉龍蝦佐白菜及珊瑚醬,除了「鮮」,還是只能用「鮮」來形容。
珊瑚醬聽來籠統,一查才知,龍蝦卵又稱珊瑚,所以這便是龍蝦卵奶油醬。
雖然鹹了一些,但實在美味!醬汁也很適合用麵包沾著吃啊!
藍龍蝦很有肉,絕不會讓人餓著。肉質之Q彈,更不在話下。
醬汁是上菜後才由侍者淋下的,所以才能保持美觀。
重頭戲主餐之二──鵪鶉酥,菜單上說是效法電影 “Babettes Gaestebud”中的名菜。
這部1987年的丹麥電影〈芭比的饗宴〉乃第60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飲食電影之祖。
我未看過電影、未吃過鵪鶉,但我慶幸這道菜看不出鵪鶉原形,否則有些恐怖啊!
據查,電影裏是將鵪鶉剖半,佐鵝肝醬及黑松露再烤酥,出爐後淋上紅酒醬汁。
無論這兒作法是否忠於電影,我認為如此已夠美味了。
酥皮不油膩,即使配著白醬也能吃掉。
吃完飯後,會先被問要不要吃起司。沒錯,就是起司,也會像薦酒那樣推車過來。
我看別桌有點了些來吃,但我們婉拒了。
一來是我們很飽了,要把胃留給甜點;二來是我不敢吃羊奶,怕踩到雷。
接著侍者送來了好些小點心,說是招待我們。
當時未細想,之後對照菜單才發現這是“Sweet Touch”,一共三道,賺到了啊!>///<
侍者建議的食用順序是從右至左,我等也從善如流。
●Pure cacao gavotte, xocolatl to drink 巧克力捲心餅和巧克力飲
捲心餅很好吃,但後來才發現我們自己在超市也有買,誤打誤撞啊!
巧克力飲苦甜冰涼,而且很稀薄,不似平常對可可飲料的印象。
●Pineapple in disguise 偽裝的鳳梨
以軟糖皮捲起鳳梨,乍看會認定口感必定柔軟,等到被鳳梨纖維衝擊才知道有果肉。
●Modern sorbet flavoured with pear and its cristallines 梨子冰沙
我們是先吃這個清口,冰沙保留梨子獨有的沙粒感,再加上梨子丁。
午間套餐的甜點是Modern norwegian charlotte with apples。
看字面實在很難理解挪威式是指甚麼,而且這款點心也不像一般的夏洛特蛋糕。
但侍者在點餐時就很推薦這道,所以我們便也期待。
上桌後會淋烈酒,點火燒過再加玻璃蓋。不過,燒酒前後都是長這樣的。
外層是已經炙燒過的蛋白霜,上頭灑了金箔。因為燒過了,蛋白霜的甜味就轉為焦糖香。
切開來,是蘋果冰沙上承載著鬆軟的海綿蛋糕,冰沙爽口清涼,外層還有燒酒餘溫,相得
益彰。
另一道甜點也是侍者大力推薦的,巧克力脆餅捲焦糖內餡,再以海鹽和黑松露提味。
這餐的主題若說是黑松露,我想也不為過吧!
它很精緻,一口大小而已。但確實是令人回味無窮的美味!
這該是此生吃過最貴的捲心酥吧?
法式料理的茶和咖啡通常在餐後才問是否需要,不像臺灣直接附,於是種類也很齊全。
我說想喝茶,侍者會仔細說出所有的品項。
最後我選伯爵茶,先生喝濃縮咖啡。
喝茶會給一整壺,不能回沖;咖啡就是一杯。
喝茶或咖啡時,餐廳通常會奉送一些小點心,通常是馬卡龍或可麗露。
這次我們並沒有先問過會送甚麼,因為覺得大概就是諸如此類。
結果上菜時居然是兩盤,份量十足,但我們早已吃了兩個小時,飽到喉嚨了。
苦甜的生巧克力,入口即化。底下鋪的是巧克力豆,我咬了幾顆也覺得好吃。
焦糖布丁塔,切成六小塊。內層柔滑濃郁,表面焦糖脆薄。
當天除了另一端的包廂之外,只有後來鄰桌的一對中國母女,所以十分安靜。
幾乎每個座位都能欣賞窗外的風景,採光也都良好。
離開之前我先去了洗手間,非常乾淨明亮。
回座時,先生已買好單了。他苦心安排這頓完美大餐,真是太感謝了!!!
這一餐是色、香、味俱全,環境也很清靜優雅,可說是各種感官都極滿足。
雖然,價格不斐,但我們比對今年三月中主廚Yannick來臺的菜單,發現相差不多。
那麼,算起來在巴黎品嘗當地的食材,又能在古蹟中用餐,可說是非常值得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