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sjan (...)
2021-01-20 23:33:16海外投資的遺產稅 大概在各個討論區都是月經題
而這次的討論總算有比較明確的共識了
我想藉這個標題綜合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
不論是海外券商or複委託的美國資產
理論上都要繳美國遺產稅
但複委託現階段IRS似乎不會主動查
正常的繼承人也不可能主動申報繳交這筆稅金
假如未來某天IRS決定要硬起來追查
這時候要做處置應該都還來得及
所以某種程度來說 選擇複委託就是個解答了
但如果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
現階段想要把資產放在海外券商的話
那又該怎麼辦呢?
常看到的幾種方法
像是交待親人用提款卡取回或賣出股票匯回台灣
這是明知違法而且主動違法的事情
跟複委託被動不繳遺產稅是不同層次的事情
先不管抓不抓得到,或各種道德問題
我是完全不會想把自己的身後事賭在這種事情上面
而且要執行的人還是自己最信任的親人
另外一個常見的建議
是買入愛爾蘭發行LSE上市的美國ETF
就可以合法避稅
但這邊回到問題的本質
我認為問題不在於6萬鎂的額度也不在30%的遺產稅
而是親人根本沒有能力拿回來
理論上是需要美國法院的probate(遺囑認證)
才能合法轉移資產
但這些程序我自己都不想弄懂了
我還期望完全狀況外的親人去處理?
(綠角的看法是 如果夠想要拿回來 自然就會去學習...)
就我自身的狀況,我認為這也不實際
當然每個人狀況不同,如果你的親人有能力處理的話當然另當別論
另外提一下,
我只在網路上看過1個人,說自己處理過親人的海外券商資產
也就是說,這麼複雜而充滿未知的事
我目前只看過1個第一手訊息
所以以我的狀況,現階段我認為最實際的方法
是拿意外險跟海外資產對沖
300萬的理賠,保費一年不到3000元,且跟年齡無關
3000/300萬 = 0.1% 應該算是個很低廉的成本
但意外險保不到心臟病、主動脈剝離…等等
要保壽險才有用,這就跟年齡有關了
版上N年前有人去算過成本比例
如果覺得壽險成本太高 或覺得年紀大了有點危險
就把資產移回台灣複委託或放台股
這個方法乍聽之下很hardcore
但我覺得簡單又清楚
原始問題不就是擔心意外死亡嗎?
也不用管親人知不知道你的海外資產
假設意外發生,保費拿得到
至於海外資產拿不拿得回來就隨意了
另一方面
可以強迫自己思考投資的意義
身體不健康沒命花那投資何用?
比如說我年齡和小鬼相仿
所以近期打算去做健康檢查
如果不怎麼樣的話就想辦法加強 讓自己有健康身體
以上一點想法
作者:
dogz (dogz)
2021-01-21 00:59:00這種事情永遠沒有結論,即使是年紀相同的人,有沒有小孩想法會完全不同。你覺得過世留給家人幾百萬就好,但有些人覺得幾百萬不夠讓自己小孩維持相同的生活水準以及想要給他的教育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1-01-21 01:13:00@一樓,很想玩個股,又想避美國遺產稅的話...非美券商的CFD?
作者:
dogz (dogz)
2021-01-21 01:13:000-3歲保母費+3-5私立幼兒園可能光這些教育費就每個月兩萬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1-01-21 01:14:00當然CFD有其他問題。
作者:
dogz (dogz)
2021-01-21 01:14:00有兩個小孩的話三百萬的保險理賠金六年剛上小一就噴完了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1-01-21 01:16:00有兩個小孩的話壽險或許要做到兩千萬。但通說是隨資產增加可以逐漸降低壽險額度。至於為應對遺產稅而追加壽險額度嘛...
作者:
fatfree (keep perfecting)
2021-01-21 01:50:00遺產講很久了 1)用代理人 2)用公司/信託可解
處理過母親的股票遺產,沒想像中難,照著填表就好,沒找律師會計師。股票帳戶的所有人或受益人要包含處理遺產的人
作者:
iverboy (WW)
2021-01-21 07:40:00這篇才是正解,任何事都要用實務上來說美股複委託要拿到0.12%~0.2%之間應該不是難事未來複委託不能處理再來說吧,多家卷商都說ok,還懷疑東懷疑西的,複委託這麼久了,怎可能沒人過逝,沒處理過
作者:
carava (我愛旅行)
2021-01-21 07:49:00還是想問問,用聯名帳戶到底對處理遺產有沒有幫助?
昏迷拔管就好 生前預立好醫囑和DNR最單純就是壽險 死了留錢給家人
這邊又可以區分想拔管與不想拔管的,所以太多選項...
沒有什麼想不想 跟家人講好 寫好醫囑就可以了目前很少做到都是因為家人放不下 以及沒有寫好醫囑
作者:
RXIJDIL (S.C)
2021-01-21 09:08:00結論就是複委託英股最優,不用繳遺產稅又有券商幫你處理還免扣30%股息稅前提是你怕遺產稅的話,我個人是IB 複委託各半
作者:
tmot (sdf)
2021-01-21 09:23:00海外券商還有一好處是避免財產都放在國內風險
作者:
chienshih (chienshih)
2021-01-21 09:47:00複委託的股票大都是放國外的銀行保管,應該不算在國內
作者:
ck326 (傑洛米零)
2021-01-21 09:50:00台灣海外投資風氣這幾年才起來的,當然不會有什麼例子大部分投資人都是青壯年
作者:
ENEP (Moo)
2021-01-21 10:06:00扯到保險要提的東西更多了好嗎...你說的便宜意外險 應該是產險意外險 那你知道這種會有代位求償的問題嗎? 除此之外產險公司也可以不讓你第二年續保 兩者性質根本完全不同
人都是最貪的,保了保險就會希望拿到理賠又不用繳遺產稅,事情發生了你就會覺得理賠金拿去繳稅很狗幹,所以最理想的狀況還是不要出意外跟突然急病死亡
作者: kmichaelk (浩子) 2021-01-21 12:22:00
壽險跟投資兩回事 本來就應該保
作者:
iverboy (WW)
2021-01-21 12:27:00複委託不也可以保意外險保壽險,真不知道扯那個幹麻也不知道是誰先開這個先例,根本在模糊焦點罷了
作者:
Delisaac (Time waits for no one.)
2021-01-21 13:06:00我每次看到這些討論都覺得是在把簡單問題複雜化
作者: joseph0318 (酒色夫) 2021-01-21 15:03:00
300萬理賠金拿去找美國事務所處理遺產問題不知道夠不夠
作者:
jeeyi345 (letmein)
2021-01-21 16:01:00這個解法好像很有趣
作者:
chuliu (chuliu)
2021-01-21 21:25:00請問IB買愛爾蘭註冊的投資美國的ETF會被扣遺產稅嗎?
作者:
avigale (阿比蓋爾)
2021-01-21 23:32:00用IB,持有愛爾蘭ETF的部分不需繳美國遺產稅,但持有被認定資產超過免稅額的部分還是要。不過還是避不了繼承手續,如果認為有能力處理這塊的話,用IB借道愛爾蘭也OK。
作者:
hensel (hensel)
2021-01-22 11:59:00處理繼承的律師給你300/hr,做個100小時最好還做不完,也就3萬鎂,到底是在怕什麼。而且還一堆華裔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