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一個簡化的例子:
假設現有資產10萬美元,且一個月後100%確定會獲得40萬美元
希望維持總資產40%的S&P500曝險
對Lifecycle invest來說
理想的方式是借10萬美元,買入20萬美元SPY。
此時股票佔最終資產的40%
對現有資產的槓桿率為200%
如果當天S&P500下跌20%
總資產變成 16萬美元SPY-10萬美元負債+40萬美元應收帳款=46萬美元
要維持總資產的40% S&P500曝險,理想上應再借入2.4萬美元買入SPY
此時現有資產的槓桿率變成18.4/6=307%
(有100%確定的一個月後40萬美元的應收帳款作擔保,要再借2.4萬美元通常是可行的)
但如果這未來40萬美元只有你知道,無法作為擔保品使用
退而求其次,信貸10萬美元一個月,多一元也不行
借10萬美元,買入20萬美元SPY。
股票下跌20%
雖然無法多借,但信貸也不急著還
此時對S&P500曝險16萬,現有資產槓桿率16/6=267%
如果不使用信貸
用期貨的方式達成200%槓桿率
假設用10萬美元現金配上 1口 E-mini S&P500 (假設ES 買在4000)
S&P500下跌20%,ES下跌800點
Mark-to-market變成 6萬美元配上 1口 ES
槓桿率也是16/6=267%
到此為止與信貸相同
但與信貸不同的是,ES要求11000美元的保證金
如果ES再跌980點,就會觸發margin call砍光部位
只剩下11000美元現金
或者此時也可以再追加 1口 E-micro
股票曝險變成17.6萬美元,更貼近理想配置
槓桿率提升至17.6/6=293%
吃margin call的可能性也上升了,只要再跌871點
如果使用S&P500正二ETF
用十萬美元買入SSO
股票下跌20%,變成價值六萬美元的SSO
每日調回2倍槓桿
隔日對S&P500曝險為12萬美元,槓桿率200%
===========================================
使用信貸、期貨或正二ETF來取得槓桿各有特性,要看個人選擇
不過如果以 Lifecycle invest 為理想目標
正二ETF的 Behavior 會比信貸或期貨更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