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海外券商 遺產資產

作者: love546831 (偽偽)   2024-11-14 14:13:17
如果海外帳戶持有人意外過世
國外券商帳戶有什麼機制會通報家人嗎
譬如一年沒有登入之類
如果不會通知 這筆錢就變成靜止在那邊直到永遠了?
IB 盈透 登入滿麻煩 要密碼 跟 驗證碼(綁定手機)
感覺出問題 過世啦 昏迷啦 失意啦
家人應該很難得知
沒子女妻兒 但有 兄弟姊妹 呢
我也不希望自己一時省一點 結果本金GG 還要花律師機票
作者: dojob (友情歷久一樣濃)   2024-11-14 15:11:00
簡單 不要用海外券商
作者: icelaw (深綠-理性超然-覺醒公民)   2024-11-14 15:44:00
怕就用複委託
作者: spy99915 (孤單心事♂)   2024-11-14 16:21:00
把自己的密碼帳號驗證碼交給家人 假設出意外家人應該可以直接電匯回來吧
作者: boombastick (快樂很容易~)   2024-11-14 17:11:00
你有在海外券商留你家人資料嗎…?
作者: lovebridget (= =")   2024-11-14 18:28:00
每個禮拜都來一篇遺產文恐嚇 業務真的笑死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4-11-14 18:32:00
不會靜止到永遠。一段時間後就會轉給美國政府暫時保管,再過多年沒人要的話,應該就會由政府接收。
作者: deolinwind (某F)   2024-11-14 18:56:00
正資產放著不怕,負資產就換券商擔心了
作者: Idiopathic (最常見的疾病原因)   2024-11-14 19:35:00
你有辦法負資產也蠻厲害的XD 教我一下好嗎
作者: ongioku (憂苦)   2024-11-14 19:41:00
如果你把自身意外領不回視為風險 那事前做好分散要嘛就全用複委託 如果海外已經開了 就放一部分移轉回其他可以通知到家人的帳戶
作者: icelaw (深綠-理性超然-覺醒公民)   2024-11-14 19:58:00
其實海外卷商的資產也可以轉移到國內複委託 怕的話就轉回來
作者: s1011282 (阿凱)   2024-11-14 20:29:00
怕就複委託,現在費用也降了
作者: kslman   2024-11-14 20:58:00
不會提前告知家人喔?
作者: SweetLee (人生如戲)   2024-11-14 22:05:00
意外要怎麼提前告知?給帳號密碼要是四五個遺產繼承人其中有人偷轉也是麻煩
作者: ohyakmu (yaya..ohya)   2024-11-14 22:40:00
給帳密?有這麼簡單嗎?數字一大,海外券商、國內收款銀行都會電話聯絡。
作者: aria0520 (紫)   2024-11-14 23:26:00
原po怪怪的 上次發文和推文都是六年前一回來第一則推文就推永豐 然後再發這篇 何意?https://i.imgur.com/B2o2FYH.png
作者: DDHOWDA (DDHOWDA)   2024-11-15 02:48:00
開聯名帳戶就好了
作者: Stockholder (把握現在)   2024-11-15 06:22:00
就算是業務來發文其實也沒講錯,美國遺產處理確實麻煩,但是你都死了還要擔心自己花不到的錢也太累了吧
作者: SweetLee (人生如戲)   2024-11-15 07:51:00
這個看起來業務的機率不高 前幾天有一群人同推同一個業務那才讓人覺得怪
作者: aaakiyohara (平淡 平靜 平穩)   2024-11-15 08:32:00
DEBIT卡慢慢領回來就好了
作者: artning   2024-11-15 09:33:00
你開海外券商,然後你不告知家人帳號密碼??
作者: Timekeeper (Yanks)   2024-11-15 09:48:00
Firstrade 就算告訴家人帳密,每個一陣子還是要用手機號碼驗證人往生了 手機門號應該註銷了?
作者: aria0520 (紫)   2024-11-15 09:54:00
機率滿高的吧 看紀錄看起來就是帳號賣掉
作者: boombastick (快樂很容易~)   2024-11-15 09:55:00
我發現板友只要辦了海外券商後,發生意外往生的機率就會大增….
作者: CIIIO (郭+)   2024-11-15 10:05:00
其實海外券商本質是死亡筆記本
作者: lovebridget (= =")   2024-11-15 10:33:00
麻煩可能是真的 但一樣遺產問題一直重複發一直重複發每幾個禮拜就來一次 不是沒用過google就是業務恐嚇認真想找的根本不可能找不到相關討論
作者: jason751231 (大牛)   2024-11-15 11:59:00
爬文好嗎
作者: goliathplus (No Comment)   2024-11-15 12:31:00
IB 跟 HSBC 國際帳戶都會填緊急聯絡人
作者: reiborei (reiborei)   2024-11-15 12:49:00
意思是生前不敢讓家人知道海外有戶頭嗎? 關係那麼不好死了家人拿不拿的到錢也沒差了吧
作者: Druid (Druid)   2024-11-15 14:11:00
手機號碼家屬可繼承 繼續繳話費不會被註銷
作者: sai1268 (....)   2024-11-15 14:25:00
台灣複委託是不是還沒有人突然走了之後的處理案例?目前看到都是理論,但之前看過某篇似乎也不是這麼簡單
作者: Timekeeper (Yanks)   2024-11-15 16:12:00
原來手機號碼可以繼承 感謝D大
作者: O187 (187cm)   2024-11-15 18:53:00
下一篇 複委託遇到戰爭怎麼辦 這2種文有完沒完呀
作者: slchao (slam)   2024-11-15 19:16:00
複委託4/海外1, 給你參考, 戰爭vs意外, 估個比例放
作者: ChangJimmy (張吉米)   2024-11-15 22:27:00
推樓上 都知道資產配置股債比了 海外複委託各有優缺就學股債比做個自己能安心的海外複委託筆就好
作者: rainsilver (00)   2024-11-16 08:11:00
都死了還擔心這個幹嘛 尤其是沒有什麼家人的如果有想留給老婆小孩 那生前一定會主動告知有這筆你的問題根本很奇怪啊
作者: spy99915 (孤單心事♂)   2024-11-16 10:45:00
本來就是= =生前辦海外證券商就應該已經知道他的風險在哪 不告知家人是要託夢還是拜媽祖
作者: bigair888 (空氣人)   2024-11-16 12:10:00
推文好好笑,海外券商是死亡筆記本
作者: pmes9866 (沒見過帥哥喔)   2024-11-16 13:22:00
擔心這擔心那的不如先擔心你家的交通你明天被汽車撞死的機率遠大於其他死因
作者: lordwill (熊的爆發力!!)   2024-11-16 16:35:00
推文有一堆方法可以用複委託是垃圾就不要洗腦人了
作者: icelaw (深綠-理性超然-覺醒公民)   2024-11-16 17:43:00
60歲退休前放海外,退休後放複委託 不就解決了
作者: goliathplus (No Comment)   2024-11-16 20:38:00
目前我的計畫是海外券商都改愛爾蘭 etf(進行中) 台灣這邊放大概15%複委託+定存 應該夠處理海外事宜 外帶一份資產清單在google共用文件 外加靜止帳戶通知給其他家人 每年跟老婆複習一次清冊 只要考慮到資產傳承很多事情會變複雜
作者: cocomashow (CKboy)   2024-11-16 23:52:00
添加委託信任聯繫人 google一下就有教學
作者: jayin07 ( ⊙o⊙)   2024-11-17 04:24:00
IB有請我填寫類似緊急連絡人之類的
作者: uyulala (The Neverending Story)   2024-11-17 14:36:00
我有個想法:是不是把海外帳密和個人保險單放在一起,因為如果是意外死亡根本來不及交待家人...
作者: FMANT (OE)   2024-11-17 16:13:00
美國法律規定靜止3-5年會被州政府收走 再N年充公所謂靜止 包含你活著不去管基本上啦 你突然黑天鵝 遺產稅絕對讓你投資全部做白工一般人已經沒有用海外券商的理由惹
作者: ohyakmu (yaya..ohya)   2024-11-17 17:24:00
樓上以為多數用海外券商是看上手續費?
作者: goliathplus (No Comment)   2024-11-17 22:25:00
認真說如果低頻進出 不考慮戰爭風險 確實沒有非要用海外券商的理由
作者: SweetLee (人生如戲)   2024-11-17 23:05:00
海外券商最大的理由就是戰爭風險用海外券商 打錯
作者: pineapple530 (BeeChen)   2024-11-18 00:30:00
月經來了
作者: wtmjs (金色狂風忍者隊)   2024-11-18 16:59:00
嘉信網頁可以加信任人,至少真要拿回來的時候還可以報上名來。
作者: O187 (187cm)   2024-11-18 22:32:00
感謝樓上各位, 已加信任人
作者: wsx26997785   2024-11-20 11:05:00
不會永遠喔 美國銀行還是券商3年沒動就會州政府沒收然後要去跟當地州政府填資料(英文)拿回錢 很麻煩的5年沒人填資料就感謝貢獻當地州政府財務列入靜止戶年限要看各州 沒收前會寄信件要你激活帳戶如果信件沒回函就會沒入 銀行或券商必須配合州政府連美國人自己都有被沒收災情了 何況是台灣人所以建議有銀行或券商最好一年內有出入金或交易跟美國州政府說你還活著 還有股息自動投入不算活躍戶海外券商還是不錯 可以避戰爭保住資產 還有SIPC保障還能買碎股及股息自動投 美國大中小股都能買而且算下來比台股或複委託成本少很多 稅只需繳股息稅
作者: sonans (邪惡的豬腦)   2024-11-20 22:52:00
樓上到底是在推薦海外券商還是不推薦?
作者: on1212 (雄大)   2024-11-22 13:17:00
值得深思的話題
作者: wsx26997785   2024-11-29 05:53:00
當然推薦海外 應該沒人證券戶放股票3年沒入金或買賣用海外券商只要注意證券帳戶需一年內買賣股或出入金最安全是半年一次買賣股或出入金 然後身體保持健康別突然離開世界讓家人為難處理遺產問題
作者: kisashi (你好嗎)   2024-12-02 15:19:00
誰有辦法保證自己別突然離開世界?
作者: ChangJimmy (張吉米)   2024-12-05 22:25:00
樓上....風險不能消除可以轉嫁啊 保個壽險就解決了年紀大的就是顧好身體健康跟意外險了
作者: eremes18 (風中蟾蜍)   2024-12-07 14:25:00
資金超過一定水準 要慢慢移轉回台灣了 考量點不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