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成為<離群值>者才有幸福?

作者: souldragon (依法不依人)   2015-12-25 14:18:37
  剛出社會時常會聽到:你沒有比別人強憑什麼拿高薪?或你的競爭力在哪裡為何
要用你?若一個社會只能提供少數的離群值者生存,而非常態分布中庸的六成人口都
能得到安定溫飽,那麼這種結構無疑的是不健康的。信仰社會達爾文主義者普遍犯的
最大錯誤,就是以為生命是靠競爭活下來的,反之其它物種都被淘汰了,事實上這種
觀點非常似是而非。真正懂演化的人,都了解宏觀面&基本面上生存是靠合作,因為
人類要和大自然和野獸賽跑,不團結的群體一定是最先滅亡。競爭是微觀面&技術面
上防腐的手段,若捨本逐末倒過來玩系統維持不下去,人人都得砍掉重練。物必自腐
而後蟲生,因內憂起而招外患;一支筷子脆弱十支則折不斷,這類小學生的道理人人
都懂,無奈的是心性偏差者永遠看不清(佛經又稱這種人為阿修羅,是屬於貪嗔癡重
的次等天人,等於受到科學和哲學的雙重否定)。
  若能力夠強就不是人求事而是事求人,已經變成一種對求職者普遍在唱的老調。
無競爭力的資方當然也是倒掉,和勞方失去工作的際遇相同,只是類似企業在結束之
前會先荼毒到一堆求職者而已。把成本轉嫁到員工身上,低薪&無勞健保&工作條件
惡劣等,這種光憑不斷換人投機撐住的地雷公司到處都是,卻很少聽到<老闆沒本事
開什麼公司>之類的反論。台灣的中小企業極多,想自己做東當然是為了多賺錢,<
並非因為自己的才德已經有了當領導者的高度>,所以無良老闆的比例才會高。勞方
擺爛只影響到公司,資方擺爛害到整個社會〔正負幅度的擺盪皆強〕,所以後者亂搞
往往比前者更糟糕。資本主義的市場常常是WINNER TAKES ALL,能力或機會比別人稍
強就能攫取到不成倍數的資源〔例如金牌銀牌可能才差 0.X分,大半榮耀卻只會聚集
在前者身上〕。在市場拓荒期中產階級紛紛崛起,市場飽合後則變成M型社會。
  馬克思預期的無產階級革命之所以未發生,是因為資本主義還未發展到惡性競爭
,造成貧富差距極大的臨界點,很多國家在狀況變糟之前就會依靠社福制度來平衡,
用重整比例的社會主義調和資本主義所產生的缺陷。而共產主義發展未果,則是主客
觀條件沒有滿足的緣故:主觀是指人的我執心態沒有放掉,客觀是指某種能源或資源
多到不虞匱乏。前者就是認為土地屬於人類,而人類不屬於地球的心態,有土斯有財
是最原始的概念,圈地則是最原始的行為。自古以來,所有戰爭的起因幾乎都是政權
之間在爭奪江山的支配權,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就算自己並不需要那麼多時也要囤貨
居奇。後者的例子則有水,以地球的角度來看水不比土地珍貴,但在沙漠或乾旱地區
,水可能比鑽石更值錢。也因為多數的能源及資源都是有限的,其供給又跟不上人類
消耗的速度,所以<共產主義頂多只能實踐在低階的物質需求>而已。
  資源有限慾望無窮,地球上的資源要滿足所有人本來就是不可能的,故有人提倡
競爭思想的合理性,還舉了數億精子也只有一隻搶到卵子而已來做比喻。而事實上,
<打天下時依競爭,治天下時賴合作>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生存哲學才是真相。精卵
結合後開始創造個體的生命,五臟六腑的運行靠的是各種細胞的分工合作。無視群體
和諧排擠他人生存空間的叫做癌細胞,會造成肉體生命的死亡。作家黃越綏說很多人
當父母不及格,國家應該設立一張父母的職照,考過的人才有資格帶小孩。其實最該
去考的人是老闆才對,因為照顧小孩大多是父母的天性,而願意照顧員工不是老闆的
天性,所以就業環境才會被一堆為富不仁的資方搞爛,然後還要靠政府拿納稅人的錢
幫他們擦屁股。雖然考過了也不見得會實踐,在紙上嘴砲一口好文人人都會〔口嫌體
正直=知道做不到〕,畢竟只是一種感嘆而已。
作者: Jonez (   )   2015-12-25 14:48:00
不到棺材不掉淚啊,很多人沒有到那才德但只要掛老闆頭銜就先禮讓三分,不過若領導者自己能力不強卻懂用人也是種天賦就是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