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這隻基金非常非常非常的夯,有近四成都是台灣人買的
: 這支基金全部都是高風險資產 (高收債+股票+可轉債)
: 要求風險性資產做出月配息,本身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 那這樣配息意義何在?不也跟「穩定」「月配」的出發點完全矛盾了嗎?
: 買來買去沒比較方便,還要再每年付出 1.5% 的內扣成本,何必呢?
: 所以我一直都不懂為什麼這支基金這麼夯。
: 可能每個人想法不一樣吧,至少我是覺得蠻奇怪的。
不好意思我也想問一下,個人最近才剛研究基金幾天,
所以很多觀念不成熟的地方請見諒,
主要是有朋友也在買這個,而且是定期定額,所以我很想了解...
看了版上對這支基金作大量的討論後,我個人確實對這基金很有疑慮:
1. 固定配息?
起初淨值為10元時,因每年固定配0.9元,所以要維持淨值的投報率為9%,
若淨值掉為9元時,投報率需10%才能維持淨值,
若很悲慘的掉為2元時,投報率需45%,1元時投報率需90%,然後這基金就死定了...
這真的很奇怪,固定配息表面上穩定,但考慮本金後,一點都不穩定啊,
既然一點都不穩定,那買這種基金幹麻?一開始不就是為了穩定?
再說定期定額根本不適合用在固定月配型基金吧?這點我說的沒錯吧?
2. 資產配置?
本來呢,平衡型基金的主要配置是債券+股票,
利用股票提昇報酬率,利用債券減少波動,
但這支基金用的債券是高收益債券啊,直白的說就是垃圾債券,這也真衝...
然後可轉債的特性為何我不知道,所以不評論,
最後,他還操作選擇權,賣出買權賺權利金,
所以總結來說,
在承平時期,股票有股利,垃圾債利息高,選擇權權利金穩穩收,
所以如版友所說投報率同類型最好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金融風暴時期呢?股票跌,垃圾債倒帳,選擇權當初選擇賣方,就放棄避險功能,
再說一開始怕選擇權違約而先買的標的物一起跌又是一筆損失,
怎麼想都很可怕,這種資產配置有停損抗跌功能嗎?
在資產價值下降後,如果這基金有幸沒倒,如第一點所述,投報率要求會上升,
然而,賣出買權選擇權的部分,放棄了資產價值上升的空間,那上漲動力很疲弱,
在這種情況下填息會不會格外困難?但不補回來本金就是只下不上那還是遲早倒,
基金經理人這樣子投資真的合理嗎?
3. 內扣成本?
1.5%好像真的有點高,是不是意味著資產交易頻繁,他又不是股票型只是平衡型,
那內扣成本這麼高好嗎?
總而言之,看了看版上的文章,我自己都不敢買了...
所以版友們看看我的觀念是不是有問題,
我是否該勸朋友別再扣這檔基金了?
如果不該買,如何簡要有說服力的勸說朋友別再買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