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upuliao (pupu)》之銘言:
: 剛好在結算手上資產的變動
: 無聊分享一下 我手上兩檔債券基金跟三檔債券ETF的這個月的變化
: (9/20~10/20 我自己是每個月第三周末去結算統計)
: 復華全球債券基金 -1.8%
: 野村鑫全球債券組合基金 -1.4%
: 00724B群益10年金融債 -10.9%
: 00723B群益15年科技債 -10.7%
: 00722B群益15年電信債 -10.2%
: 這五檔債券基金ETF 覆蓋範圍有些差異,就不細細比較的有興趣的可以去研究
: 這個月三檔群益債剛配息 年化約 5%左右,季配息 所以大概要向上修正1%左右
: 基金部分沒配息
: 誰再跟我說債券ETF風險比較低的...直接拿結果丟她臉
: 直接持有債券 就算殖利率上升,你還可以抱到到期
: ETF 該虧損就虧損 直接讓你炸
: 基金還可以把部分換回現金,或是購買期貨反向避險
補充幾點我的想法歡迎討論,先說我自己之前也亂買野村特別時機,還好那時候台幣算便
宜多少彌補了不少虧損...
1、主動型債券基金vs被動型債券基金(ETF)
主動經理人比較能凹單,被動條件一到只要不符合就會換券(基金條件十年券變九年),
但其實對投資人來說不影響,因為只是用相同價格換另一個符合條件的券(十年以上),
是虧是賺看利率是往上還往下。
所以如果你期待能鹹魚翻身那就只能選主動,但主動型經理人選錯你還是翻船...他每年
還賺你1.5%費用...
2、直接投資債券 vs 被動債券(ETF)
很多人總會說直投債券只要不賣就不會虧損,但這樣直接跟被動比,我覺得是不太公允的
,因為兩者的「到期日」還有債券「存續期間」本來就不同,ETF一般來說沒有到期日的
概念(除非清算)。所以假設你把直投弄成被動etf操作,那績效就會差不多了。
另外還有一點,直投通常都是兩千美,然後你看到的市場利率可能再少個60bp以上才是你
能買到的。ex:4%變3.4%甚至更低,看議價能力。
簡單來說就是,除非你設定兩者的整體期間相同,否則一下比較current yield,一下hol
d to maturity yield ,一下又比較有沒有還本...
你直投如果利率往上走你沒有賣出再買進也是損失再投資利益,但其實這個再投資利益就
等於你帳上的未實現損失(可參考綠角)
所以應該還是回到自己買這兩產品的目的是什麼?(打造穩定現金流?賺資本利得?)
3、股票 vs 債券
股票的天花板遠比債券高。換句話說,就是如果你在買債券etf時候把他想成股票etf來買
,那你就要想想何時可能再次出現大QE。
所以如果股票或債券,如果只能單筆,那建議會是:
股票etf 》債券etf
但假設我們都還會賺錢,所以定期定額就會是不錯選擇。升息階段逐步花更少錢買配息,
降息階段就是花更多錢買配息概念~
以上分享,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