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淡大資管 GRE一戰321 感謝Mason GRE

作者: wuyujen (Mason)   2019-12-10 10:22:45
[身份背景] 淡大資管
[英文能力] 學測13級分 指考 70幾
[考試成績] 一戰321 V152 Q169 AW3.0 VQVQV (2019/10/20)
[準備時間] Mason 6月平日班+10月份3周衝刺
(代po)
[前言]
轉進資管後,就打算申請國外碩士,因為從小最討厭的科目就是英文,所以在面對GRE這種有難度的考試就決定要報名補習班,最後是看到幾位朋友都在Mason加上網路的推薦,就決定報名了。
[字彙填空]
在6月補習的期間,有先利用每天上午的時間背過一遍mason2000, 以每天5頁的進度來背,後一天再從第一頁開始依序往後加5頁,背完一遍以後,整體的熟度大約在5分熟。到10月份衝刺的時候,同樣利用上午的時間再把2000單背過一次,到考前全部的生字大約剩50個。而個人強烈建議一定要從mason2000開始背,一來是在於2000的編排是按字根來編,背一個單字就等於背一組單字,二來是2000的單字量才足夠應考。
在填空部分,我在第一周的準備期間,先將填空1~6做過一遍,到第二周開始練考滿分機經和填空本的題目,最後一周再將填空1~6在做過一遍。做題速度方面平均一題都在1分鐘內,10分鐘內就會完成所有填空,另外mason所教的正負判斷非常的有效,原則上每道填空都會有一些轉則詞,利用轉則詞跟一些關鍵字來做判斷,有些題目即使文意不理解,也能答對。
[邏輯閱讀]
在邏輯閱讀上的練習,個人認為練習的質大於量,每天3-5篇的練習量並且以Kory所教的檢討方式順過邏輯、通順的翻譯完後,3周後就能明顯感受到閱讀實力的增長,但個人因為時間因素,只練了part2 及part3 , 建議大家還是要整本練完,效果會更好。在答題方面,建議大家如果遇到一些真的不太理解的文章不要著墨太久,因為一個section裡,一定有幾篇是自己較能理解的,先把能理解的文章做完分數拿到,再回過頭去處理剩下的題目會是比較好的做法。另外,善用Kory 所教的Scope法也能將一些不太可能的選項刪除增加答題率。
[數學]
第一次看到KH,就想說唉呦~有在跑健身房喔,後來上完課就發現,不只有在練身體,課還上的很棒,全部的觀念都幫大家復習到了。而自己本身也因為大學時期有接過家教,所以數學還沒有忘得太多,但不管程度如何,建議大家還是要將KH的講義做完才能了解GRE常出現的一些陷阱題。在準備上面,我自己是先利用兩周時間將KH的3本講義做完,整體的答題率到最後降到兩回错兩題內,時間控制在一回20分鐘做完。再利用最後一周的時間把3本裡的所有錯題跟難題做一遍。原則上KH的講義就非常夠用,如果還有時間可以再找一些猴哥難題或OG的題目來做。
[作文]
作文的部分我只有Argument跟Issue各練3篇,這練習量也確實反映在分數上,所以還是要盡可能的將高頻題多練並且歸納出自己的萬用理由跟攻擊點,在考場上才能有比較好的發揮。另外打字速度上,念書念到累的時候就會上typeracer玩一下,最後大概都在50多字左右,但其實30字就很夠用了,畢竟作文主要還是重內容。
[考試時程安排]
3周的衝刺期間,我每天的有效念書時間大約都在10-12hours,
各科的規劃上則是上午背完Mason2000、翻譯完3篇的邏輯閱讀,下午練習填空,晚上填空加數學,吃飯的時間再利用Quizlet背單字。睡前會看個兩集TBBT或HIMYM放鬆一下,畢竟每天高壓的念書,我覺得適當的放鬆也是必須的。另外我覺得其實Mason已經將整個準備的流程sop化,個人的英文程度就很像是目前的病情,要看的教材就像是要服用的劑量,所以其實可以先抓幾篇心得文,了解自己的英文程度大約在哪,在決定需要在多少時間內服用多少內容,如果不放心,就在對自己嚴厲一點,最後一定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分數。
[應考]
應考考場是在大安的文化推廣部,整體上是滿不錯的考場。只是個人在當天發生蠻嚴重的失誤,我在考完第一個VQ後,以為是要自己按到休息畫面,就滑鼠給它一直點點點,悲劇就是直接進到下一個V,當下以為可以重來就舉手等監考人員過來,監考人員看到很傻眼叫我快點繼續做,結果就是她傻眼完換我傻眼,做完前兩題填空已經過7分鐘,但好在最後只有一篇短篇來不急看。也因為連考4小時,最後多少專注度會下降加上想尿尿,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小心操作每個步驟,不然因為一些外在因素讓自己沒達標會比較可惜。
[總結]
最感謝的還是Mason,當初6月在補習的時候,有次在等電梯,Mason主動跟我攀談說我看起來很聰明,還問我考場報了嗎?當下就想:唉呦~Mason不太會看人喔,但也因為這樣才覺得至少要認真才對得起Mason的用心阿。另外我也很認同Kory最後一堂所講的內容,某種程度上來講,我們能考GRE甚至出去念書、就業是因為自己運氣好,有些時候會因為在這同溫層待慣了就覺得是自己的努力,但其實很大一部分是先天就出生在較好的環境,所以有這個機會真的需要更努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