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目前住在美國,於西雅圖的某有名M公司工作
不過工作內容和遊戲無關就是了,只是單純說一下我所聽聞的產業現狀
以美國來說,遊戲產業確實有低薪且超時工作問題
這一點美國遊戲開發業者自己都有跳出來說
不過沒有到前一篇文章那麼低
Glassdoor上的薪資一般會低估,因為通常沒有含Sign up和股票
這裡以我查的到的資料為主
以Riot games來說,入門等級的工程師底薪應該在 100K - 150K吧
但是如果和Google、Amazon、Microsoft這種公司比
底薪差不多以外還有高額的簽約金和股票
年薪大概是Riot的 1.5倍左右
所以要高薪你只有進這些綜合型科技公司的遊戲部門
進純遊戲公司基本上都是因為愛與熱枕
遊戲產業是一塊很有趣的職場,雖然這樣說誇張了一點
相較於一般科技公司是公司高薪求你進去
遊戲產業大部分都是大家求公司讓他們進去
很少有人的夢想是進Google、Microsoft,如果有也是為了福利與收入
如果其他公司的Offer和福利好些,大部分還是會選另外一家公司
但是很多進遊戲產業的人事實上都是憑藉的一股熱情
為了進那些自己喜歡的遊戲公司做遊戲,薪水什麼只要不是太差都願意接受
甚至放棄不少高薪挖角
面試者動機上的差異無可避免地影響到了薪資水平
除此之外,遊戲和其他科技軟體業也有著些許的不同
遊戲只能夠發售成品,在遊戲完全開發完成之前公司是沒有半毛錢收入的
這和很多軟體業可以發售功能尚未完善的半成品之後再慢慢完成不同
遊戲必須要完全開發完成才能發售開始獲利
當然某些會採用DLC商法,但那基本上也只是擴充,遊戲的核心早已完成
這使得遊戲公司在經營上更為嚴峻
而且遊戲在發售之後,等待著的就只有降價和淡出市場
哪怕像是刺客教條或戰爭之影這種3A大作,發售幾個月之後也會開始降價
能不能回收成本就只能看發售後的那幾個月,所以才會有遊戲透過延期來避開檔期
在現今帶多軟體公司都使用訂閱型持續獲利時,遊戲公司不但不能用此模式
還有著定價的上限(美國3A做公定價約59.99,但很多打8-9折預購促銷)
並要與二手市場對抗(不像一般軟體可以綁授權)
對於中小型工作室來說,這一波拚搏不但是回收過去成本
還要賺到足夠的資金支持未來幾年的開發費用
最後遊戲產業還會面臨和一般影視娛樂產業一樣的問題
那就是容易受到時事與政策的影響
當年絕體絕命都市4受到了日本大地震的影響終止開發
最近Steam政策也使得某些開發好的遊戲無法上架
這一些不可抗力都可能會讓本身估算好的經費燃燒殆盡造成財務危機
如果從這些角度來說,遊戲界的薪資水平較低(預算吃緊)和加班文化(沒完成沒錢)
也算是合情合理了
個人一點淺見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