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ited (太郎)》之銘言:
: : 至於22K議題,羅大佑則說「你罵22K,22K只是一個起步 。真正是看你
: : 自己賺錢的能力,不要看錢,真的你有沒有本事看你自己!」(影片11
: : :17處)、「我們那個時代 ,22k都沒有,2K好不好」?(影片11:58
: : 處)。
: 抓一份21年前相同職務來比較
: http://www.ptt.cc/bbs/PttFB/M.1378220900.A.4E9.html
: 民國82年
: 芝麻街美語徵美語助教
: 薪資22K
: http://tinyurl.com/o2coft8
: 民國103年
: 芝麻街美語徵美語助教
: 薪資23K-25K
: 過了21年薪資只漲了1K
: 不只是這家公司,薪資幾乎沒任何調升已是普遍現象
: 而會說出「我們那個時代 ,22k都沒有,2K好不好」的人
: 不是故意裝傻就是在譁眾取寵
不是
事情的問題在主要就業人口的分布
民國80年台灣的人口結構
0~14歲 26.34%
15~44歲51.38%
45~64歲15.76%
65以上的6.53%
那個時候主要的就業人口有67.13%
而102年底
0-14歲人口335萬人占14.3%,
15-64歲人口1,733萬人占74.2%,
65歲以上人口269萬人占11.5%
發現了嗎?就業人口比多出了7%
可是美語補教的需求的比例反而萎縮
比例更多的就業人口湧入市場
可是市場卻沒有提供夠多的就業機會
結果就變成很可能原本的一個工作兩個人搶
變成一個工作五六個人搶
簡單的說就是很多的產業從工求人
變成人求工
薪水要怎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