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判「鄭捷」死刑可以解決問題嗎?(純學習)

作者: benza (持)   2014-06-01 08:22:46
※ 引述《g6m3kimo (名為變態的神父)》之銘言:
:  Yo,brother,若問我對於死刑的看法,事實上是這樣.
:  神父贊同的是縮限死刑.
:  這建立在,無任何冤罪的的前提下.
:  即是說,如果一個社會有死刑,就必須百分之百的確認,所執行死刑的對象,他的犯案
: 行為和證據,是真正能確立的,而沒有一絲疑點,這構築在刑警偵查階段,以及法官的心
: 證裁量權,如果一個地方發生了刑案,恰巧抓到了一位嫌疑人,他可能握有兇刀,或在命
: 案現場留下痕跡,但是沒有直接的證據,能證明嫌疑人拿起刀子,刺向受害者使其致命,
: 那麼,死刑就不能建立在這上面,即是所謂「無罪推定原則」presumption 
: of innocence,也是羅馬法的精神,若不證明其有罪,那麼他便是無罪的,
: 舉例來說,蘇建和案、張志揚等,都不能輕易以死刑待之.
:  oh,也許你會說,神父,你這樣有說跟沒說一樣,如同放屁,brother,事實
: 上這樣,不論你是支持死刑還是贊成廢除死刑,這當中的關鍵,都和「冤罪」相關.
:  很遺憾的,死刑是一個古老的刑罰,也是一個被預設的前提,在不完備的調查制度情況
: 下執行死刑,導致如同江國慶案這樣冤死的情況發生,在白色恐怖與228時期,所謂的
: 死刑,也淪為統治者的獨裁工具,什麼樣的人應該接受死刑?如何讓司法調查更加完備?
: 這是現今的我們,更應該去想的事,死刑既然具備不可回復的性質,更應該審慎的去評估
: .
:  重大犯罪、確定的犯罪行為,或許適用死刑,但不是速審速決,當一個確定犯下殺人罪
: 之人,亦有義務從其動機、犯案原因、成長背景與心路歷程,提供學理上的資料和調查,
: 以供預防犯罪、心理學、死刑存續等各項議題之研究,亦能平撫人心的恐慌,作為全體人
: 類的藍本.
:  微觀來看,「贖罪」與「懺悔」應是普世價值,對於死刑犯,應有一段調查與教育的時
: 間,若作為一個想死之人送死的方式,那麼死刑便流失了原本嚇阻、認罪協商、公平正義
: 的本質,反倒容易成為其他模仿犯犯案的「殉教式」動機,因此,應有神職人員、教育者
: 與其交流與接觸.
:  如我們對於死刑犯了解的越多,才能向所謂「人道」之路邁進,廢死才有可能實現,死
: 刑才能更具有正當性,神父認為,審判死刑後至執行死刑前,這一段的心境更值得去研究
: ,為何在同樣的絞刑台前,有人瘋狂咒罵,或嘻笑以對,有人平靜的禱告,或如釋重負的
: 解脫?這些人當中,是否有應該可以活下去的人?如何辨別人是否是真心懺悔,而不再犯
: ?探究這些可能有答案的問題,亦可能更趨近所謂的公平與正義.
:  對於廢死,我認為應就其社會和民族文化論之,如果一個社會的人民大多數都沒準備好
: 將死刑廢除,或將相應的觀點建立,那麼,傳統的因果相報與該社會原本的公平正義,就
: 會和廢死抱持的人本觀點相牴觸,其所造成的矛盾,反而降低人民對社會的信任感,更甚
: 者,可能引發潛在犯罪者的動機,尤其是所謂的「抵抗」,當我們自認為抵抗了某種舊有
: 的觀念,而成功建立起新秩序,反倒成為另一個被對抗的對象,因此,能者反倒不是除舊
: 布新,而是建立令人認同的價值觀.
:  所以支持廢除死刑者,其努力的方向,並不在於廢除死刑這個制度,而是將廢死的價值
: 觀,如人權、公正性、無期徒刑的嚇阻力,做有系統的論述,並提供實質證據,說服其他
: 人接受,簡而言之,在廢死之前,更要先考慮「如何讓其他人接受廢死」.
:  因為死刑與否通常聯繫著人心.
:  作為最早廢除死刑的國家之一,挪威的低犯罪率通常與其廢死相映,但正如漢娜.葛列
: 芙(Hanne Sophie Greve)法官所述,挪威的低犯罪率來自改善兒童
: 的生活以及教育,並且有很大的資源投注在照顧與關懷社會弱勢者,他們會對每一個被告
: 聘請稱職的律師,以防止法官做出錯誤的判決,我們可以這樣說,即使挪威明天恢復死刑
: ,他們的犯罪率依舊不會增加,而挪威的廢死更牽涉到他們全民的共識和穩定的經濟.
:  作為西歐最後一個廢死的國家,法國,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案例,法國人一直在支持與反
: 對中猶疑著,應該說,法國人更多時候都在反廢死,他們在1980年代,在夏天通過部
: 份廢死法案,秋天隨即通過四個死刑判決,他們有像戴高樂這樣毫不猶豫簽署死刑的人,
: 也有像蓬皮杜這樣,特赦蓄意殺人者的人.
:  而真正的關鍵,在於「死刑終結者」巴丹戴爾.
:  作為一名律師,他顯然是個時常煎熬的傢伙,他在1972年經歷了一場冤案,替一位
: 在越獄時與同夥殺了人質的羅傑(Roger Bontems)辯護,
:  雖然事後證明羅傑是無罪的,但是他已經被處死了,巴丹戴爾猶不能忘記,羅傑在被判
: 死刑後,依然在獄中向他握手致謝,他猶不能忘記羅傑被處刑的前一刻,周圍人面色晦暗
: ,如同鬼魅,這些見證人與執行者,都有著「一張如同兇手的臉」.
:  但人們猶不能忘記,巴丹戴爾如何在眾人面前替重刑犯辯護,以「你們今天就可以用判
: 決廢除死刑。」、「如果你們今天判了被告死刑,二十年後你們如何告訴後代?」讓謀殺
: 兒童、罪證確鑿的Patrick Henry逃過了死刑.
:  咒罵與叫囂聲隨著判決結果而來,但巴丹戴爾仍然不改其志,不斷為死刑犯辯護,但是
: ,他發現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論他如何成功的辯護了幾個案件,死刑的簽署案卻越來越
: 多,人們也越來越不爽,最後,他修正了他的行動,以更豐富的論述去說服其他人,最後
: 他成功的打動人心,在廢除死刑的議會上,連反對黨都投下了贊成票,參議院也批准了,
: 促成了法國的廢死.
:  這是法國的例子,嘴砲用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樣子,我們來看看他的鄰國的例子.
:  英國,又更加有趣了,英國的廢除死刑經常圍繞在冤案上打轉,除了蒂莫西.伊文森案
: (Timothy Evans)他是一個低智商的男子,被控殺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兒,
: 結果他被處決後,才發現真凶是另一個殺女狂John Christie,還有其他低
: 智商的德雷克‧賓利案,因為一句「Let him have it」被判了死刑,相反
: 的,真正犯案的同夥克雷格,則因未成年被判處監禁,時間為「女王認為合適的時間」,
: 11年就出來了,過上了正常的人生.
:  1953年德雷克過世,1998年才平反,2009還發生了他的墓碑被挖出,擺在
: 英國的警察局前面的事件.
:  德雷克的墓碑上有一行字,「英國司法的受害者」
:  但,真正讓英國廢死的,是最後一個被處以死刑的的女性,Ruth.Ellis.
:  Ruth是一個有嗔人smile的多情種子,就某方面來說,她更像情感上的受害者
: ,17歲即懷孕產子,對象是名軍人,不久便被拋棄,她到了舞廳工作,又和顧客發生了
: 關係,懷了孕,不過她選擇了墮胎.
:  接著,她又再婚,但是丈夫顯然有酗酒問題,產下一女後,對方拒絕承認,兩人分居.
:  最後,她遇到終結彼此生命的情夫,David Blakely.
:  
:  David是一個闊少,喜愛賽車,當時的Ruth算的上是個名女人,她除了經營一
: 個夜總會,還參與了電影演出,David本身也有名未婚妻,算是上流階層人士.
:  兩人在一起,分分合合,然而David亦是個酒鬼,一天,他喝醉酒,踢了她肚子,
: 兩人的孩子於是流失了.
:  儘管如此,Ruth還是去看了他的車賽,David答應她,要在過節時,來看她和
: 她前夫的女兒,不過,他爽約了,並且開始失聯.
:  1955年4月10日,她終於見到David,她打了招呼,但是他卻好像沒有聽見
: ,最後,Ruth拿出一把點三八口徑的史密斯左輪手槍,朝愛人扣下了板機.
:  David開始奔逃,第二聲槍響後,隨即倒下,Ruth又朝他開了三槍,看著他的
: 情夫痛苦的掙扎著,尚未斷氣.
:  她開了最後一槍,卻不小心波及了路過的婦人,使其手部受傷,這大概是案情的始末.
:  這個案子令人注目的地方,並不在其犯罪當下,而是在其後續.
:  Ruth沉默的留在現場,等待警方到來.
:  法庭質問她為何開槍,她說,是的,我開槍就是為了殺死他.
:  關於Ruth的判決非常迅速的進行著,14分鐘後,就完成最後的審判,沒有緩刑,
: 也沒有上訴,一方面是她的律師梅爾福德「近乎沉默的表現」,一方面是陪審團,似乎深
: 受當時保守黨塑造的氛圍所影響-支持死刑正是他們勝選的手段之一.
:  Ruth平靜的接受了死刑的判決,即使內政大臣拒絕了五萬名連署,要求寬恕的請願
: 書,她亦寫了封信給受害者的父母,她說,她仍深深愛著他們的兒子.
:  同年夏天,28歲的她站上了絞刑台,留下了一句遺言:
:  「對我來說,很清楚的,我不是那個殺了他的那個人,當我看到那把左輪手槍的時候,
: 我已經不是我了.」
:  
:  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應該是電影The last Hangman(最後的絞刑師)
: 裡的那一抹微笑.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J09T7Ffkio
:  是誰給她那把左輪手槍的呢?這個案子不是沒有疑點,隨著Ruth死去,後續的各種
: 聲明和說法也顯得不重要了,
:  這三個案件引起了廣大的反響,支持死刑的保守黨,以及持廢死立場當政後卻也不敢廢
: 死的工黨,讓這議題避無可避,如潮水般湧入下議院,死刑?or廢死?
:  262:293.
:  在廢死即將通過的時刻,保守黨卻玩了一個小把戲:謀殺分類,保守黨的主張並不是縮
: 減那繩子,使其更公正,而是調整它的高低.
:  他們將謀殺罪分成,「死刑謀殺罪」與「非死刑謀殺罪」.
:  在這個由菁英份子主導的定義下,殺警察的會判死刑,殺死幼兒的性變態不用;同樣為
: 殺死情人,槍殺情人的會判死刑,毒死、刺死、絞死的不用,Ruth若地下有知,也會
: 苦笑吧!在這分類下,有許多荒謬的審判發生,「殺人罪法」無疑在鼓勵兇手,多殺小孩
: ,放過警察,多用刀,少用槍.
:  有趣的是,廢死,反而成為維護公平與正義的存在-既然沒法讓人公平的死,就讓大家
: 生.
:  這就是英國gentle man的神邏輯.
:  「殺人罪法」引起了一陣嘩然,保守黨內部也有了轉變,英國的菁英階層與王座法官,
: 一面倒的支持廢死,他們認為死刑是「全然的噁心」工黨重返執政後,兩會在1965年
: 壓倒性的通過暫停死刑法案,而後無限期的延長,實質上,即等同廢死. 
:  而廢死後,問題全然解決了嗎?非也,根據2011年的一項民調,有65%的英國人
: 支持回復死刑,僅有25%的人反對回復,神父或許可以告知你真相,那就是1965年
: ,兩議院興高采烈的通過廢死的當下,也許外圍支持死刑的民眾更多.
:  
:  yo,brother,相信你已經看出問題在哪了.
:  英國的保守黨,也就是england689,崇信的「皇家」、「女王」、「尊爵」
: 「不凡」,此種將人列等級,菁英的「理性」決策,我們會看見他們的各種決定是如同豬
: 般的愚昧可笑,人站的越高,腦袋越像屎,從贊成死刑到廢死,無一不是順從自己虛榮的
: 價值觀,in fact,錯誤的決策或許才是問題來源,如果沒有那麼多的瑕疵和冤案
: ,以及不考慮後果的「女王認可」和「謀殺分級」,死刑和廢死並無根本分別.
:  英國的689豬仔,自成一個prefect圈圈,他們遇到問題的解決方式,就是用
: 「合乎自己的高貴情操」、「超越神般的思考水準」,導致任何決斷,往往和民意脫節,
: 這種「摸頭式」的策略,讓問題越解越多,而無人心服.
:  但有趣的是,這樣的決策自有一股感染力,也就是「信我者得尊爵」,所以儘管和社會
: 相悖,他們堅壁清野的鞏固自身的權利,具有控制力的贊助式階級流動,馴服民意卻是挺
: 有一套的,這即是種濡化(enculturation),讓一般的小老百姓相信貴族
: ,好像自己也成為貴族一樣.
:  但是本質上是失敗的,並不具備有說服力,也許可以欺瞞個幾年,但是只要特定事件如
: 像Ruth這樣的人出現,他們的構築的薄弱信任感便會隨即崩解.
:  then,他們又會再一次的,不服輸的用「神邏輯」去思考,我支持死刑,是因維護
: 傳統,遭拒,我改而反對死刑,但這是因為我覺得死刑很噁心的關係,並不是因為我真的
: 認同你的話ㄛ,這種一方面被影響,一方面又不願承認,即是種傲嬌(outbird)
: ,如此outbird出來的bird,只是在等待下一個反對而已.
:  至於英國的609,又是怎麼回事呢?通常同為自由主義的意志,廢死應也會得到認同
: ,但奇怪的是,真正的609卻是支持死刑的,而代表609的609們,卻不能說服他
: 們邁向更高層次的廢死,而互相矛盾,原因無他,意志的outbird而已.
:  當609裡衍伸出具有代表性的609們,崇向自由的本質,其實相同,然而當人們踏
: 往蒼翠的原野,一群人開始走向了星空,而猶疑著其他的同伴為何不跟著一起飛的時候,
:  
: 問題就產生了,並不是因為沒有同樣的一雙翅膀,而是,你的自由跟我的,並不一樣.
:  當你天真的認為,因為我們都是自由的,所以你也應該跟我一起飛,這樣的想法,並沒
: 有錯,但很可惜的,往往會錯過一個point,那就是,你想的並不夠多.
:  你不明白猶豫是如何珍貴,而想輕鬆的化解這份猶豫,以單純的信任,這又和689的
: 盲信,十分的類似,縱使動機有根本的不同,但是毫無道理的相信,是困難的,沒有人可
: 輕易放棄自我.
:  這就是為什麼英國的工黨,在死刑這個議題上,好似被動的淪為保守黨的玩物,就算當
: 權也無法成就廢死,反而被見縫插針成一個滑稽的肥皂劇.
:  天秤的一端,是尊爵的bird,另一端,是清高的bird,廢死與死刑,不過是黏
: 在其bird上的吉光片羽而已.
:  yo,brother,你也許會認為,幹,神父,都是你在說,那你說說好了,到底
: 要怎麼辦?
:  很簡單,brother,
:  「魯蛇之心」.
:  魯蛇之心,即是一份從眾,但又至高的心態,做任何事情,下任何決定,到什麼位置,
: 都不能忘記,自己是個魯蛇,是「人民」這個巨大的bird裡,一片羽毛而已.
:  如我支持死刑,我便不能忘記,我不是神,是隻魯蛇,因為我無權決定人的生死,但是
: ,我心中亦有公平與正義,我知道死刑的痛苦正如我了解被殺死的人的心情一樣,正因為
: 這是一份難以平撫的憂傷,所以我支持死刑,我欲以這血腥的紗布填補那巨大的傷.
:  如我支持廢死,我就必須明白,我是個凡人,是隻魯蛇,我亦無法決定生命的輕重,但
: 我心中亦有那份愛與容,那並非憐憫和饒恕,我沒有這個地位,也沒有那種高度,我明白
: 失去生命的憤恨正如我也失去那生命一樣,正因為那是一份難以平撫的憂傷,所以我支持
: 廢死,我欲以這痛苦的心傷來減輕那無可挽回的傷.
:  而當我們將自己的羽毛折下,交予對方時,都不能忘記,吾等皆是擁有公平與正義、愛
: 與包容的魯蛇,tomoyo~
:  
:  
:  
: ※ 引述《waryourlp (OGC)》之銘言:
: : 看你是要解決誰的問題了
: : 一般公民? 受害者? 受害者家屬? 潛在犯罪者? 犯罪者?
: : 這些都很複雜 因為就算是同樣的角色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反應
: : 所以只看最簡單可以推估的部分好了→對犯罪當事人
: : 因為台灣沒有終生監禁
: : 所以把鄭捷斃了就算不能解決已發生的問題;至少能避免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
: : 對於目前台灣法律的設計最佳解就是這樣
: : 當然我很支持在掛掉他之前 多做一些心理與成長背景研究就是了
: : 這絕對可以解決一些問題
: ※ 引述《waryourlp (OGC)》之銘言:
: : 看你是要解決誰的問題了
: : 一般公民? 受害者? 受害者家屬? 潛在犯罪者? 犯罪者?
: : 這些都很複雜 因為就算是同樣的角色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反應
: : 所以只看最簡單可以推估的部分好了→對犯罪當事人
: : 因為台灣沒有終生監禁
: : 所以把鄭捷斃了就算不能解決已發生的問題;至少能避免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
: : 對於目前台灣法律的設計最佳解就是這樣
: : 當然我很支持在掛掉他之前 多做一些心理與成長背景研究就是了
: : 這絕對可以解決一些問題
死刑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但是可以
讓該人渣再犯機率歸零。要讓這個社
會減少強姦強盜殺人犯當然是從教育
等多元切入。一碼歸一碼,廢死團題
自己掏錢養死刑犯吧。
舉個例子好了。要讓一間浴室沒有黴菌的方法,當然是先用次氯酸類化合
物把現有黴菌淨除,搭配平時開除濕
、抽風等減少濕氣輔助措施。不把現
有混帳黴菌給除掉,只是開除濕抽風,黴菌還是繼續滋生。
這個世界糧食問題日趨嚴重,不尊重
他人人權犯下惡行的混帳就應視同放
棄自己人權,從社會剔除,別再浪費
世界糧食。
作者: ICEFTP (Norfin)   2014-06-01 08:24:00
你動不動就殺菌,以後會有菌本跟環保團體抗議唷~XD
作者: gidapops (你今天兄弟了沒)   2014-06-01 08:25:00
不然要怎麼治療 當然要先去除爛肉啊
作者: sgj0101 (sgj0101)   2014-06-01 08:28:00
黴菌也有它生存的權利阿!!!
作者: wadersio (景行廳小弟)   2014-06-01 08:31:00
對阿 拆封印的方法就是先殺菌 拆封印的理由百百種反正每10年只要有人拆下封印 其他的人就沒事了被選上的人一定要犧牲 但都選同一個人 鰻好笑的有病沒關係人 第一個接受治療 有生病有關係的人都不用醫他們那種社會就是這樣 沒關係的人就一直給你醫只要醫到 矯枉過正的0細菌 就會逼開封印 每次都這樣
作者: ndr (夢想的彈簧床)   2014-06-01 08:45:00
"學習"這個詞,不是終供淪陷區的共匪慣用語嗎?
作者: wadersio (景行廳小弟)   2014-06-01 08:53:00
只要說你有病 補助就是他們的 都是這種奧步 我也被它們A了很多補助你有病 要醫好 補助是我們的 每次都這樣 我都寧可要補助
作者: kenny888 (殺手)   2014-06-01 08:58:00
先進的歐美人士啊,歐美還不是老是耍智障先進個刁
作者: Xobile (!Xobile)   2014-06-01 09:1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