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oheik2 (ko)》之銘言:
: 很好奇基測學測指考(大考中心)的監考員
: 和各考區試務中心的成員是打哪來的?
: 原本以為是該考場的高中老師,但後來發現好像不是這樣?
: 那入闈能保證公平性嗎?中間經過超多手
依照一般的入闈場做法,
入闈,進去的人不能出來
除了封條、收掉通訊設備,當然還要做到垃圾不離開闈場
手機相對體積不大,所以最近還聽過會出現「干擾手機信號」的機器
(忘記名稱了)
某些考試還要經過「勾題」
在闈場內,A、B、C 出題目,但不是每題都會用
題目攤在 D 的面前,由他打勾決定哪幾題選入正式考卷
含印考卷的、打雜的,通通要等大家考完試才能出來
連垃圾袋都不可以提早離開闈場
縱然如此,在台灣幾十年的考試的歷史上,還是出現過一些洩漏的狀況
但考試還是一個很公平的方法啦
: 光印考卷,分裝,運送考卷的車手,各考場的試務中心人員,各監考官
: 不知幾千人在考前看過考卷,光洩漏個作文題目,翻譯就影響很大了吧
印考卷數份數問題,你是沒看過影印機可以設定張數的?
闈場這種設備基本上不太考慮成本的地方,不會使用手搖油印機的
印完之後裝牛皮紙袋彌封,再依照考區裝箱彌封
離開闈場,優先保護的是「題目」,在警力協助下前一天抵達各考區
當天早上在幾乎全體監考工作人員見證下,拆開考區彌封
指定時間未到前,也不能提前去考場 (所以卷務組都會避免提早發題目紙袋)
監考人員帶著牛皮紙袋,到考場才能拆開牛皮紙袋彌封
通常監考人員會被故意被安排兩個「非同事、親友」,
一方面避免監考中聊天,一方面有互相監督的意思
當然,考場內的監考人員,在下一科開始前,才會拿到下一科目的考卷(彌封)牛皮紙袋
: 更何況教授醫師們的子女....
: 有沒相關八卦?
當年,蔣經國的小孩幾乎各個聯考挫敗,至今仍有老一輩的津津樂道
當年的教授、醫師子女?在旁邊站的資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