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isen (fish)》之銘言:
: 都開放認購綠電了
: 順便弄個認購核電不會很難吧?
: 運轉中的三座核電廠發電成本大概0.7塊錢
: 讓台電賺一點,1度賣1塊錢總是可以吧?
: 大家說好撲好啊?
: 林背先認購十萬度用到下輩子
: 飯盒不要來跟我搶,乖乖去認購你們最愛的綠電啦
: 你支不支持認購核電?支持的話我們看誰來搞個連署
: 這是民意啊!飯盒那堆小眾都可以搞到綠電認購了
: 價錢殺爆其他發電方式的核電當然更應該開放給大家認購!
: 我不要火電,我不要綠能,請給我核電,謝謝
認真回答為什麼沒有開放認購
答案是沒有必要
因為核能是足夠商業化的發電方式
以台灣為例
核四的發電成本目前估算每度是2.2元左右
而核1-3在攤提完硬體成本之後則是0.95元(改採IFRS)
每度提撥後端基金0.17元
現在的夏季電價則是每度3-4元左右
而平均電費約2.89元左右
換言之,目前台灣的核能
是足夠攤提後端基金之後還有利潤可言的
所以為什麼需要你特別去申購支援它?
還用目前遠低於台電售價的每度1元?
這反而是坑台電吧
我猜測你大概不是因為反核被罵久了
想要透過類似的方式比喻反核被罵申購綠電極端少的不合理性
但完全無視綠能與核能兩者發電成本的差別
因為這叫不類之比
只是單純的沒搞懂兩者之間的關係罷了
另外反核很喜歡說德國行,為何台灣不行?
但難道反核不知道德國的電費之中有所謂的綠能捐嗎?
我想台電也很想問
為何德國行,台灣不行?
大概因為德國的反核不是嘴砲無雙吧
順道一提,法國民生電費是德國的一半不到(工業用電也比德國便宜)
而台灣的民生電費卻是法國的三分之二
跟德國比?早點睡睡比較有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