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054411
墾丁生態淪陷 保護區硨磲貝恐歸零
墾管處上週剛取締盜採海膽案件,昨天當地潮間帶志工就發現,99年記錄至今的硨磲貝不
翼而飛,加上近來欖仁溪、萬里桐地區都出破壞事件,整個國家公園環境面臨重大危機,
居民也期盼墾管處及墾警隊發揮效力,捍衛日益枯竭的生態。
長期記錄後壁湖保護示範區的志工洋洋,前天下海記錄生態時,發現一顆追蹤4年多的硨
磲貝突然消失,,由於硨磲貝定居後極少遷移,懷疑已遭盜獵者挖走,頻繁的破壞案件,
後壁湖保護示範區快成為空無一物的大水池,未來想看生物恐怕只能潛水或看照片。洋洋
表示,這顆大硨磲貝長約30公分大,距岸約50公尺、水深160公分處,不用潛水就能肉眼
觀察,99年2月發現後,歷經多個重大風災都未受損,卻在風平浪靜消失,恐怕是當地海
膽、魚類都被捕撈殆盡後,不肖人士「沒魚蝦也好」,開始捕撈其他可食用的生物。
墾管處保育課課長馬協群指出,國家公園禁止採捕各種生物,最近旅遊旺季餐廳需求增加
,已經與墾警隊配合取締多次盜採海膽,除持續加強巡邏,也呼籲到訪遊客「沒有消費、
就沒有獵捕。」
俗稱「五爪貝」的硨磲貝是華盛頓公約中的世界稀有海洋生物,台灣僅澎湖縣列為保育類
動物,「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珊瑚礁總體驗」去年報告資料中,國家公園範圍內的海域,後
壁湖所有的生物數據都是各海域最低,大小顆硨磲貝總數僅約10顆,顯見大型硨磲貝的稀
有程度。
不少對保育熱情的居民,看到保護示範區海膽、貝類、珊瑚礁魚不斷被捕撈販賣,積極舉
報卻不見成效,心態開始趨於消極,志工小吳說「反正撿光就不會再撿了,何必舉報得罪
人,警察又抓不到。」
海生館助理研究員邱郁文表示,生態破壞問題,除了一方面加強環境教育,鼓勵居民自發
巡守,成立海洋專屬的任務警力,加強通報管道及執法配合重罰,一定能挽救日益枯竭的
海洋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