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群正名運動
牽涉很多面向 不是十天半個月可以解決的事情
就主觀認定 其實應該分進合擊
不應該全部混在一起變成"平埔族群"正名
應分割為個別族群正名運動
例如 巴宰族正名運動 噶哈巫正名運動
打群體仗 不見得有優勢
有時會被模糊成"有平埔族血統的漢人"在爭利益
就會一再在 "台灣人都有平埔族血統" 的模糊焦點中被牽制
現在已認定的原住民族群當中
噶瑪蘭族算是平埔族群分類裡的一支
能正名是因為當初是被認定為阿美族
即已被認定為原住民身分
但後來獨立認定正名為噶瑪蘭族
所以在正名上 並沒有太大困難
只是在原認可原住民身分上改回族名
且原有的族群語言及文化保留完整
但其他平埔族的正名議題比較複雜
族群認定除了靠血統 文化之外
最直接的認定特徵之一 應是其語言使用度
同時代表文化保留程度
已知的平埔族群當中
有些文化完整度高 語言還存在 但瀕危狀態
例如
噶哈巫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ovZbBuujCw
巴宰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tcAKP6R3l0
(以上兩族屬 同語族族群)
另有文化完整度高 語言曾滅絕 但復振當中
例如
西拉雅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0ZeMJcH7F4
其他的族群 則是文化 語言 都已經完全消失殆盡
剩下的 只剩下血統
例如 凱達格蘭族
正名之所以困難
是因為 政府把所有的平埔族群混唯一談
對於族群認識度不高
也至於 錯誤認定所有平埔族只剩下血統
錯誤認定這些族群早已完全漢化 原本族群文化和語言都消失了
實際上 還是有很多族群還是保有文化 語言
只是 大家甚少注目他們的存在
就個人觀點
平埔族群原住民身分認定與正名
應該要分為個案進行
先由爭議最小 文化 語言 保留度最高的 噶哈巫 巴宰 兩族進行正名
完成任務之後
再推廣至第三順位的西拉雅族
最終理想目標 才是其他族群的正名
再來是 漢化程度根本與族群正名無關
而是在族群自我認定有關
例如 在中國 回民的身分認定 就是一個例子
回民在語言上 是以漢語為民族語言
文化上則為伊斯蘭文化
要說他們是漢化的阿拉人呢
還是伊斯蘭化的漢人呢?
最後 中國政府對該族群的民族認定 被歸為回族
[台灣知名的回族人士 有哈遠儀(主播) 馬幼興(演員)]
回歸基本面 族群認定牽涉到的是政府的民族沙文主義
進而長期以來不認同平埔族群找回自己的身分
巴不得他們完全漢化 消失在台灣的歷史洪流中
才不用多花資源在照顧少數族群上吧
作者:
ciban (Istanda)
2014-07-14 14:48:00想要正名 最重要的就是語言及文化了 現在的平埔族的語言根本
作者:
ciban (Istanda)
2014-07-14 14:49:00就流失掉了 現在都麻說台語 目前沒聽過平埔族在用母語對話過
作者:
kingright (onthewind)
2014-07-14 14:50:00推
族群認定最重要的 在於族群的自我意識 而不是他人認可!
噶哈巫與巴宰兩族的語言,據說全族還能流利講的只有2人另外語言復振的問題更大~~~
推薦這篇文章所謂「大家都有平埔血統」的論調不僅不是真實的,而且對消解族群歧視反而是有害的充其量只是對炎黃子孫的黨國宣傳的一種反動而已。
作者: farmoos (farmoos) 2014-07-14 16:17:00
日本還沒辦法搞到全面日化 國民政府來後全面漢化不過日本繼續統治的話 全面日化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