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ewtyper (廢文無產階級者)
2014-07-26 13:53:31※ 引述《sexonly (QQQ)》之銘言:
: 之前發生捷運慘案
: 一堆人非常恐慌 大家不敢在車上低頭或睡覺
: 不少人甚至認為每車都該有一名警員
: 可是現在幾乎完全跟事發前一樣
: 睡覺的睡覺 低頭的低頭
: 不再有人認為有隨車警察的需求
: 政府雖然無能 不過很了解民性
: 只派了些員警短暫安撫民心 民眾淡忘後就可以取消
: 其他災難也差不多
: 台灣人會在短時間內就忘光光
: 之前怕搭捷運的人 現在應該改怕搭飛機吧
安安 打gay齁
洨魯我魯魯的 剛好對台灣的傳播現象也有點看法
洨魯覺得其實不是台灣人健忘 而是因為資訊量太大
所以儘管事情才過不到一個月 就會覺得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
比方說太陽花學運其實也還過不到半年
但是大多數民眾在"感覺上"應該都覺得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吧
其實這個現象正常
只是台灣的問題比較麻煩 讓這些重要的事情快讓人遺忘的事情都是腦殘新聞
像是行車紀錄器、Youtube好像影片、各種置入性行銷(人力銀行主管又說了什麼)
通常大家講到這個都會有一個意識形態,就是覺得記者只會上網抄新聞
但是卻忽略掉背後的結構性問題-媒體沒錢
像是為什麼台灣媒體不愛報國際新聞,除非真的很大條
因為國際新聞不管是用特派記者、特派員、或是直接買外電,都是很花錢的大大!
還有調查性新聞也是一樣的狀況
而台灣有線台目前因為台數太多,導致廣告收入被瓜分掉,因此媒體均貧
簡而言之,台灣媒體水準低落的原因就是沒錢二字
這件事情還可以衍伸到談話性節目的盛行還有低成本偶像劇的流行
其實談話性節目的盛行對台灣演藝圈也很傷
想想90年代和以前,都會有很多大型綜藝節目,有很多發片歌手都是在這種節目發跡的
加上台數不多,所以相對而言一個歌手要紅就很快(最起碼是被認識)
現在這種節目型態,造成新生代的歌手很難紅,所以當前一線藝人
不管是周杰倫、蔡依林、張震嶽......等人,都30好幾了,卻幾乎沒有20多歲的藝人能夠填補
至於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洨魯是覺得不但不該繼續新增台數,反而應該刪減台數
其實台數多也沒屁用,最後都馬只是在互抄新聞(防衛性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