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有沒有九把刀是國片救世主的八卦

作者: orzmaster (哈榭爾)   2014-08-23 20:32:07
※ 引述《wty (一切都)》之銘言:
: 台灣國片的興起時點跟九把刀沒有太大的關係。相對的,台灣國片的興起跟中國電影的
: 崛起幾乎是同一時間。
: 我的解讀是這是國際銀行家在制定文化認同的一種策略。
: 當世界電影的版圖上,華語電影的重要性越來越大,改變電影圈均勢的認同時,就要扶
: 植台灣電影來抵抗中國電影,培育台灣人民的在地認同,而這種在地的文化認同會轉化成
: 對於國家的政治認同。這也是最近國際銀行家控制的台灣電視台要不斷宣傳韓國電視劇的
: 原因,目的也是抵抗快速規模化、精緻化的大陸電視劇。最終落在一般觀眾日常生活中可
: 以觸摸到的對岸符號,只剩下電視新聞裡頭的 “極端負面的新聞”, 像是什麼 “大陸
: 女性開車沒繫安全帶被割喉”之類的。營造一種沒有文化、落後的形象,讓閱聽受眾覺得
: 格格不入,難以產生文化認同,最終達成耳聞跟大陸交流的政治主張就有一種先天上的厭
: 惡感的深層目的。
: 因為電影、電視劇都是精緻符碼充斥的文化品,潛移默化下會改變台灣閱聽人對一個國
: 家的態度,因此自然要在電影上來培植本土電影;電視劇上來扶持韓劇,以抵抗中國的文
: 化商品,遏止提升中國國家形象的可能性。
: 隨著中國崛起的急速擴張,就越要繳得台灣動盪不安,跟中國處處作對,才能再中國崛
: 起的過程中埋下一個未爆彈。舉盧貝松的露西為例,過往好萊塢是不會放那麼多台灣景點
: 在西方電影中的,因為要營造一種 “東方的城市就是比較落後,不配出現在精緻符碼的
: 格調”,暗地裡塑造一種種族階層的思想觀。
: 那麼你說是為了市場考量所以開始把台灣大量的放進好萊塢電影中也不對,因為台灣市
: 場就是那麼一小塊,如果要針對中國市場,直接找大陸城市入鏡還比較說得過去。
: 因此好萊塢忽然改弦易轍的唯一可能就剩下 “培植台灣人對西方的親近性以及認同”
: ,選擇盧貝松的原因就是看上他在好萊塢的法國文化形象,非屬一般商業類型,更容易拉
: 近霸佔主流輿論論述的台灣中產年輕族群的心。
: 至於九把刀喔!以他那麼聰明,是不可能沒有意識到這種真正操控我們世界的國際銀行
: 家科層組織運作的刀工斧鑿。
: 但是呢,做為一個小型、微型生意商的下一代,他也是懂得體察時勢順應潮流風向的,
: 知道國際銀行家要的是什麼。沒看到一個詭異的共時性,當九把刀幹政府幹的越兇時,他
: 的電影就會越賣。
: 九把刀的電影要從國片裡頭消失的唯一情況,只有當他開始掉轉矛頭開始挖掘、挑戰、
: 揭露統治我們意識形態領域的深層廣義媒體(影、劇與新聞)權力時才會發生。以他目前陶
: 醉於台灣首席公知的光環榮耀的情況,應該是不會發生。
: 反正跟魔鬼打交道的交換條件,只是他的某些類型的電影像是 “功夫”這種深具創意
: 的電影項目被叫停而已,因為 “功夫”講的是一個年輕人深信武功的存在,最終真的每
: 日重覆自己的信念,而成功的例子。瞥除裡頭促銷中國傳統文化精隨而被國際銀行家所不
: 喜的因素,這個由小說轉電影的敘事傳達的就是就算週遭的人都覺得你很蠢,像看笨蛋一
: 樣的瞠目結舌的看著你,你還是要繼續堅持你靠著經驗所發現的信念,而最終成功的故事
: 情節。(一種跟陰謀論者相同頑固的不屈不撓)。
: 九把刀想的是,只要不違反國際銀行家偏好的政策,雖然 “功夫”沒了,反正還是會
: 有其他電影像是等一個人咖啡能大紅大紫。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5225
玩真的?紐約大亨要把台北變文創重鎮
推開會議室的門,裡面至少有二十多個人,大家正在用英文熱列的討論,我遲到了一個小
時,只好低聲地道歉,到後排找一個位置坐下來。
這是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召集的一個會議,他們計畫將紐約最好的文化內涵,包括劇場、
音樂、舞蹈和博物館等搬到亞洲來,和當地的文化相結合,打造一個國際級的文化創意園
區,並配合商業零售、辦公樓及住宅的開發。
洛克菲勒在亞洲考察了幾個城市,最後選擇台北,因為覺得台北最能夠結合東西文化元素
的優勢。另外,他們也看上了一塊地方,具有文化的背景和歷史,但目前處於荒廢狀態。
所有來參加會議的人可以歸納成兩種背景,一種是設計企劃專家,比如說有好幾家建築師
事務所;另外一類型則是內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如劇場管理專家、大型購物
中心開發商以及全球頂級酒店的代表等。我是唯一金融業代表,以投融資專家的角度提供
意見。
「台北的DNA是什麼?我們如何發掘新台北的綜合DNA(consolidated DNA of new Taipei
)?」
說話的是一位來自紐約的美籍華人建築師,他多年前應該在台灣生活過,因為他提到一些
關於台北很細微的事物。
「我們必須深入了解台北的個性和特色(identity),真實性(authenticity)很重要,
要能夠確實的反映這個城市,光去呈現75年前這裡人們生活的型態並無法真正體現這個城
市的內涵。」
他的話很有道哩,這牽涉到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間的平衡。台灣的代表到底是什麼?人情味
?美食小吃?還是高科技?又該如何去展現它們?
作者: doublecroxx (雙十)   2014-08-23 20:41:00
不會是來炒地皮的吧
作者: orzmaster (哈榭爾)   2014-08-23 20:43:00
人家是軍工複合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