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些討論
其實可以得到一個結論
台灣打工族的薪水"太少了"
造成一兩份打工沒用,要打到三四份,一天24小時有16個小時在打工~~~
誠如許多人所言
就算在日本,專業聲優學校的畢業生,初期也無法光靠配音"養活自己"
於是,打工成為必然的一件事.
但是當打工都耗掉一天大部分的時間時,還有多少人可以維持在"有興趣的工作上"
所謂的人才,百中選一,千中選一的人才
也要有足夠的基本人數才會出現
而要有足夠的基數,
就必須讓初出茅廬的新人可以靠一周30~40小時的打工就可以養活自己
這樣才能把人留在產業裡,人才也才有得挑~~~
如果必須一周50~60小時的打工才養的活自己
往往下班就累癱了,早早轉行去了,能熬出頭的少之又少
而這點其實套用到各個文創產業,其實也都通
政府大官....基本工資的調整,可是影響整個台灣的未來啊
別再只聽無良資方的聲音~~~
完整的保障勞工的制度,才是邁向強國的方向
※ 引述《blaz (開花爺爺)》之銘言:
: 其實因素很多啦。
: 但簡單來說就是
: 1. 經濟因素,當學徒去跟班沒收入,
: 即使撐到有收入,一開始也很光靠配音的收入養活自己。
: 更別說配音的收入也不是當場發的,並不是你有配就有收入,
: 如果業主比較機車一點,你配完到收錢之間要多久也很難說......
: 2. 時間因素,跟班時間是不固定的,導致有心兼差也很難找,
: 如果你本人帶賽,剛好跟的領班開班時間都衝突,
: 想想該換哪一份工吧......
: 3. 產業因素,台灣缺乏本土需要配音的作品,
: 不像日本每年新番都是海量產出,還有各類 ACG 產品。
: 你記得上次什麼時候看到台灣本土的卡通或遊戲嗎?
: 而這些卡通排除特別找明星配音之外,你記得哪幾個配音員?
: 甚至你有因為看到某個角色由某個配音員詮釋而興奮不已嗎。
: 只能說,要增進本土配音的話,先讓 ACG 可以「合理」的成長吧,
: 台灣老一輩的還是常常把 ACG 這個明星產業當作當年賭博電玩在看,
: 政府就更別說了,他們不要伸手破壞產業就已經萬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