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關於信義路及仁愛路的歷史可考Road板神人的文章
http://ppt.cc/NiFz
從交通專業角度來看,此兩條台北市主要幹道實行配對單行道之策略目的有以下幾點:
1. 東區及信義區為當時(80年代)台北市重點開發區域,包括的台北市政府東移及相關
商業區發展,促進東西區交通便利,為當時市府交通策略規劃的主要軸心。
必須先了解當時背景,現在的東西區交通兩大動脈:捷運藍線尚於規劃階段[註1]
,市民大道也還在縱貫線鐵路汽笛聲中醞釀[註2];為了面對未來20年的台北市交通
黑暗期,地理位置優越的信義路與仁愛路自然就成了規劃成東西向單向快捷幹道最
好的候選對象了。
2. 幹道連鎖續進號誌,為增加道路容量最好的交通控制手法,此觀念很容易想像,當你
開車或騎車時,可以續進距離越長,通過越多個路口,則代表你的延滯時間越短
(紅燈停等時間,包含減速及啟動延滯),平均行駛速率越高,此幹道之服務水準也
會提升;而若此單幹道的流動越單純(ex於路口禁止左轉)則越容易設計,當然最單純
的流動不外乎是單行道了,因此既使控制手法不斷演進到了30年後的今天,仁愛路依
然是台北市最順暢的西向平面幹道。
3. 隨著捷運藍線、市民大道於近年全線貫通,仁愛信義單行道的重要性也隨之降低了,
許多配隨的配套措施(如逆向公車專用道)的安全性爭議再次被提起,恢復雙向通行
的輿論也跟著水漲船高,不過信義路捷運復舊後的新面貌,才讓我們發現幹道已經
有了新的角色,縮減原有道路換取人行道的擴寬,增設的雙向自行車/人行道分道空
間,配合捷運和公共租用自行車等大眾運輸策略,幹道本體單雙與否在意識中已漸漸
模糊了。
附註引自維基百科相關內容
[註1]1990年11月8日:南港線正式動工。
1999年12月24日:「市政府-龍山寺」段正式啟用通車。
[註2]鐵路地下化東延松山工程專案〈松山專案〉
松山(不含)-華山間地下化,雙座雙軌隧道。
將原本台北專案部分路段及松山專案地面騰空土地和鄭州路改建為平面道路及
台北市東西向快速道路,台北市政府定名為「市民大道」。
1988年7月20日奉行政院台七十七交字 第二○六九四號函核准興建,1989年10
月20日舉行動工典禮。
地下化鐵路部分,南隧道於1992年8月3日完工啟用[2];北隧道於1994年6月18日
完工啟用;市民大道快速道路在1997年9月7日完工通車。
交通、市政規劃永遠同步進行的,要兩顆心臟卻沒有安裝幫浦,或再一個快衰竭的氣
管內,裝上兩根還在漏氣的內管,50年後島上的維生器只會剩下與祖國的海底隧
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