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民報
2.完整新聞標題/內文:
張炎憲研究台灣史 著重土地情感、人性瞭解
前國史館館長也是現任台灣社社長張炎憲擁有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學位,為知名台灣史
研究者,在2000年至2008年期間,曾擔任國史館館長,致力於228事件、白色恐怖與台灣
獨立相關的口述史採訪紀錄。
張炎憲出生於1947年「二二八事件」那一年,台灣嘉義縣中埔鄉人,國立台灣大學歷
史學系學士、歷史學研究所碩士,日本東京大學博士。於1984年回台後,開始任職於中央
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擔任研究性質的工作,期間並擔任輔仁大學、東吳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中央大學等校的教職。
在1991年,以台灣史研究為宗旨的「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正式成立,並
將該會定位為以「民間的、史料的、生活的」台灣民眾史之爬梳工作為主。專攻台灣史的
張炎憲,與陳奇祿、吳豐山、林美容、莊永明等人被聘為該基金會董事,以民間的力量,
默默從事台灣史研究的耕耘工作。2000年5月,陳水扁總統任命張炎憲為國史館館長,也開
啟了用比較體制化之方式進行台灣史研究的另一個新紀元。
過去在傳統的主流歷史教育當中,總是充斥著帝王將相的興衰,很容易讓教學與學習
的人,誤以為歷史不過是朝代更迭、朝名替換的陳年舊帳。不過在張炎憲眼中的歷史研究
,對他來講,歷史基本上應當充滿了人性的抉擇,以及對土地與人民的情感。在2003年的
一次公開演講當中,張炎憲這樣解釋他自己對台灣之歷史教育的觀點:
「我認為台灣過往的歷史教育,欠缺很重要的兩個元素。一是對土地的感情,一是對真實
人性的了解,或者說是真實面對困境或挑戰的如何適應?這兩方面的缺乏,當然與政治文
化相關,但在整個社會逐漸邁向民主自由化時,應該針對這問題來修正。」
「這樣的體悟,與我專攻台灣史後,想要追究與突破的問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