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亮島人二號 是鵝蛋臉美女
【聯合報╱記者陳雨鑫/連江縣報導】
2014.10.05 03:20 am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978794.shtml
亮島因3年前出土史前骨骸「亮島人一號、二號」,將南島語系最早出現的時間從6000年前
推到8300年前,有學者認為,若照骨骼樣貌來看,一號恐是澳洲土著人種,二號則是擁有鵝
蛋臉的東南亞黃種美女。
連江縣知名的文史工作者王花俤表示,亮島人一號將南島語系族發現的時間往前推,在地位
上絕對是數一數二的重要,復旦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李輝更說,一號的地位恐比北京人的發現
更具意義,代表著東亞地區,從舊石器時代跨足到新石器時代。
王花俤說,亮島之前,學者在東莒發現熾坪隴遺址,加上發現圖騰崇拜,如蛇神、蛙神崇拜
等現象,凸顯百越族在東莒是有血緣保存的,也認為東莒是百越族過去的居住地。
然而亮島人二號經DNA鑑定,基因與大陸西南方以及中南半島的部分原住民血緣相似,由於
該地就是百越族有紀錄居住的地點,因此研判亮島人二號可能是揭開百越族是否是從大陸遷
徙到亮島後,再進入馬祖的證據,研究價值恐比一號高。
李輝也認為,亮島人二號應該是「黃種人」,距今7500年,從出土的頭骨可以發現,二號的
臉型小且圓潤,他笑稱,「過去她鐵定是位美女」。
王花俤說,基因是隨著語言遷徙的,目前百越族還存在在現在的社會中,若從基因上判斷,
應該能夠釐清出遷徙動向。不過,熾坪隴遺址與亮島人二號被推估的時間,相差一千多年,
中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怎麼遷徙,將會是未來研究的重點,可能是澳洲土著遷徙後,黃種人
尾隨進駐,或是澳洲土著的居住地被黃種人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