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大台北市區計畫
1905年的台北市區改正計畫,面積約1800餘公頃,預定容納人口十五萬人。此項計畫擬定
之後,按當初估計,應該到1929年(民國十八年)才會達到飽和狀態。然而到1931年,台北
市人口已超過20餘萬人,原有之計畫已不敷使用,且市區計畫內的開發用地日漸減少,市
區計畫以外的住宅建築則急速興建,遂迫使日方不得不在次年(1932年)改訂「大台北市區
計畫」。
此次計畫之飽和日期定在1955年,計畫人口六十萬,為原市區改正計畫之四倍。計畫範圍
東至松山、西臨淡水河、南接新店溪、北則以基隆河與劍潭山為界,面積達6676公頃,較
前次增加為四倍之多。
若以城內為中心,車程約略三、四十分鐘可及的六公里距離為半徑,可將市區全數涵括在
這範圍之內。此次計畫區域的面積中,除去山脈、沼澤、溼地、河流等不適宜開發地帶之
外,實際面積約為4800公頃,每人平均可佔有土地0.8公畝。
大台北市區計畫最大的特徵在於通往郊區道路的鋪設以及市區公園的闢建。由於日人深知
影響都市交通最劇的汽車時代即將來臨,因此在這個計畫中所規劃出來的道路均比以往的
要來的寬,同時對於幾條已開設之重要道路也予以拓寬以因應汽車通行之尺度。道路分級
亦屬此時期交通計畫的一個重點:100公尺寬的公園大道,搭配東西、南北向的重要道路,
成為台北市交通的總樞紐,其間設置12條40米寬的東西、南北向的次幹道,在次幹道之間
則安插入30米、25米、20米不等的輔助道路,以便利運輸。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日人對規劃
台北市的用心,以及日人對於東區發展的憧憬。
對於都市公園系統的建立,是日據時期都市規劃工作上的一個重要指標,因為一個都市生
活品質的良莠與當地的公園系統之服務水準具有相當大的關係。而日人之所以會開始重視
公園綠地的設置,主要須歸因於氣候問題,因為臺灣屬於亞熱帶氣候,都市密度一旦開始
成長,便很容易造成暑熱現象,公園綠地的興設不但可解決此一弊端,同時在1930年代之
後,臺灣進入戰事階段,公園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防空避難的場所。當時台北市的公園分
佈狀況,市區北面的圓山公園與對岸的臺灣神社形成全市最大的公園綠帶,城內部份有新
公園的設置,而在市區南側的水源地附近亦有兩處預定公園,使全市南北均出現大型公園
,為其最大的配置特色。
與前期的台北市區改正計畫比較,「大台北市區計畫」的計畫範圍不僅只涵括市區內之計
畫而已,在發展的同時,也考慮了日後可能擴張的地區,例如台北市東區,並且其公共建
設,也大都能遵循都市理論的實務原則來加以規範,例如公園的配置或道路的規劃原則,
都和前期所謂的「問題」導向的計畫目標有相當大的差異。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此計畫推行未幾,便因戰爭問題而遭到停頓,致使對於台北市區空間
上的影響亦屬有限,殊為可惜。
http://goo.gl/dnxdRC (網址內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