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XXgemini (So what?)》之銘言:
: 每次討論到政治制度
: 很多人就會說北歐多成功怎樣怎樣
: 但是另一方面卻又認為 北歐的制度只適合北歐人
: 把北歐的制度搬到其他地方都會變大災難
: (e.g. 台灣人套上北歐 大家大概會窩在家領救濟然後吃垮政府 同時有錢人也會跑光光)
: 如果北歐成功的原因是人
: 那討論其制度的價值就低很多
: 就像是討論林志玲的穿著或是化妝技巧一樣
: 其他人如果沒有林志玲的先天條件 模仿只會變成東施效顰
: 如果其他的人和北歐人特性不同
: 那模倣北歐的制度意義不大吧
: 甚至反效果 越弄越糟
: 北歐成功的原因是制度還是人???
潛水潛了好幾年,第一次(應該是)上來PO文還請各位不要嫌棄。
最近剛好在編一本北歐的書,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上來就書裡面提及的回答這個問題看看。
基本上,北歐模式會被大家認為成功,在於制度,也在於人,還有歷史。
就舉丹麥為例好了。
丹麥在過往遭遇到的狀況大概跟小叮噹裡的大雄沒什麼兩樣,
在一三九七年左右的丹麥,一度是統治了挪威和瑞典的泱泱大國,
但在一五二○年的斯德哥爾摩慘案中觸怒了瑞典這個技安後,開始它的被霸凌生涯。
在與瑞典多年的戰爭後,丹麥可說是陷入接近破產階段,
而瑞典則是逐漸壯大,在一六五八年還脅迫丹麥交出今日瑞典南部的斯堪尼、
布萊金厄和哈蘭,還有波羅的海小島博恩霍爾姆,
而在一八一四年左右又把挪威割讓給瑞典,
甚至是什列斯威和霍斯坦這兩塊領土也都噴掉了。
至此它們已經喪失了三分之一的領土,但悲劇並沒有結束,
一九四○年時,連冰島都被德國解放掉,
它們國土大幅縮減,潛在收入就像口袋破了洞一樣傾瀉而出,
除此之謂又遭受各種羞辱與恥笑,正常人遭受這種打擊早就崩潰了。
但丹麥沒有。
它們開始把視野轉向自己身上,決定善用僅有的資源,
抱持「還有半杯水」的態度讓自己樂觀感激(也有人說這是樂觀的狹隘),
有句丹麥諺語能完全體現它們的民族性:
「外在遺失的,終能從內在尋回。」(Hvad udad tabes, skal indad vindes.)
對它們來說,雖然失去國土,但還有身邊的國民以及僅剩的國土能互相依靠,
也因此更加團結、更加信任。
而這也間接影響到它們的制度設立,
舉大家都清楚的失業補助為例,
丹麥的失業補助長達兩年(改革前是十一年),並且領受金額是先前薪資的九成,
而這個補助的錢當然是從強大的稅制產生出來的,
經過統計,丹麥納稅人的直接和間接稅總額大約落在百分之五十八至七十二之間,
但他們的薪資並沒有跟稅金相同比例的高,
他們常覺得錢不夠花,有時候根本不用等到月底就沒錢了,比月光族還要威武。
但是,絕大多數的丹麥人卻不願意改變稅率(有不少政黨提出要降稅,但得票率奇慘)。
其實說不願改變是有點誇張了,他們其實也願意降一點點,
但前提是,生病和失業的人能持續被照顧,學校和醫院有足夠資金等等。
對丹麥人來說,他們願意為了社會好,付出龐大的錢,
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和信任有關(這點又回歸到歷史層面),
他們相信政府會善用他們的錢,而且認為他們的付出能夠回歸到自己身上(學校與醫療)。
當然造成的問題就先不說了...會講不完。
所以終歸來說,北歐的模式要模仿是有其難度性的,
他們相互信任、社會團結,
經濟和性別平等做得嚇嚇叫(今天還看到挪威通過女性也要當兵的法案XD)
過往的歷史背景塑造出的北歐人特質更是獨一無二,
他們生活中雖然充滿惡劣環境、集體主義和國家干預,
但他們擁有的自由度更高,也因此才能造就出大家急欲想模仿的北歐風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