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生產所帶來的影響的確高於蔬菜,但改用蔬食對環境改善
需要靠多數轉變飲食習慣才有效力
全球環境展望五提供許多具體數據可供參考
http://www.unep.org/geo/pdfs/geo5/GEO5_report_full_en.pdf (英文版)
http://www.unep.org/pdf/GEO5_Chinese.pdf (簡中,以下所引頁次係根據此版)
P231
◤
改變人們的飲食結構也可以有效降低對糧食生產的需求。
情景分析研究了用蔬菜替代畜牧產品所帶來的結果。
這樣的飲食結構調整對土地的後果的不同結論已經發表。
有的研究認為可大量減少耕地的使用面積(Ten 等 2010;Stehfest 等 2009);
而有的研究則強調這樣做所帶來的反彈效應,發達國家減少肉類消費的同時,世界上其他
國家可能會增加肉類及穀物類的消費量(Rosegrant 等 1999)。
而且,也有很多人爭論低肉含量的飲食是否有利於健康:儘管有研究表明高收入國家降低
過高的肉類消費是非常有益的,但是低肉含量的飲食仍然需要精心搭配才能符合健康飲食
的要求 ◢
關於土地使用 P16
◤
人類在地球表面留下的最大印跡是將森林轉變為農田。目前,世界上 37.4% 的地表被
用來進行農業生產(Foley 等 2011)。
雖然城市的面積僅占全球表面的 0.5%(Schneider等 2009),但其對糧食的需求在世界
土地使用卻不成比例的高。與此同時,森林的消失並非在國家層面上和農村人口的增長相
關聯,而是在國際上,為了滿足城市消費而對農產品和木材採伐的需求相關聯(DeFries
等2010) ◢
關於肉類生產 P19
◤
隨著區域經濟不斷增長,肉類的消費和生產也一同增長(圖 1.6)。
畜牧業是使用土地最多的人類活動,涵蓋了全球 30% 的地表面積和 70% 的農用地;
33% 的耕地用來生產動物飼料(Steinfeld 等 2006)。
Pelletier 和 Tyedmers (2010)認為,到 2050 年,僅畜牧業一項就可能在全球規模上
佔據或顯著突破近期估算的生物物理極限中的三項環境領域:氣候變化,活性氮的流動,
以及全球尺度上植物性生物質的佔用。 ◢
關於氮汙染 P24
◤
源自農作物耕種和畜牧生產的氮污染是食品生產中最具破壞性的影響之一,其中肉類生產
的規模對當地污染水準有嚴重後果。美國排名前 20 的行業污染源裡有八個源自屠宰場
(Hamerschlag 2011;EPA 2009)。
另外,美國的集中飼養操作(CAFOs)在 2007 年 產生了5億頓糞便:
為同年美國人的總排泄物量的三倍(Hamerschlag 2011;EPA 2009)。
另一個集中生產肉類的設施的問題涉及細菌如何將糞便中大量的氮轉變為一氧化二氮
(一種強溫室氣體),以及這些氮滲入水路和地下水(Wallinga 2009) ◢
關於土地利用效率 P52
但是發達國家中消費類肉類和奶製品生產所佔用的農業用地比例出奇的高。
就滿足全球糧食需求而言,這種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並且比農田帶來的環境影響要大
(Steinfeld 等 2006)。
比如,據估算,美國用來餵養牲畜的穀物數量是人類直接消費的穀物數量的七倍以上
(Pimentel 及 Pimentel 2003) ◢
關於肉類生產與溫室氣體 P53
◤
過去二十年間,肉類產量大幅增長,超過了同期人口增長的速度(圖 3.12)。
國家內部不同區域和國家之間的肉類消費都存在巨大的差異,從北美洲和歐洲平均每人每
年消費 83 kg 到非洲平均每人每年消費 11 kg(FAO 2009)。
人口增加、城市化和收入增加會繼續提高對肉類的需求,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
(Delgado2010)。
肉類生產對環境的影響取決於其強度、範圍和管理。
儘管如此,全球對肉類的需求增加依然是導致南美洲森林砍伐的一個主要因素,
森林砍伐後用來種植大豆作為牲畜的飼料(專欄 3.5)。
肉類產量增長,大豆的收穫面積也有所增加,從 30 年前的 5040 萬公頃增加到 2000
年的 7430 萬公頃,又增加到 2009 年的 9880 萬公頃(FAO 2012)。
對肉類的需求增加可能會引起牧場退化。
牲畜生產所使用的淡水資源占全球用水總量的 8% 以上,這還是最大的水污染源之一,
導致水體富營養化、赤潮、珊瑚礁退化、人類健康問題、抗生素耐藥性和營養物質
迴圈破壞(Steinfeld 等 2006)。
如果考慮到整個商品鏈,包括為了放牧和生產飼料而導致的毀林,肉類生產排放
的溫室氣體占全球排放總量的 18-25%,比全球交通行業的排放量還多
(UNEP 2009b; Fiala 2008; Steinfeld等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