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odahawk (羊皮狼)》之銘言:
: 像網址內講的,中國清大學生設計CPU,
: 我很確定中正大學的VHDL課有,是期中作業,
中正大學,我記得15~16年前,電機計架第一個作業
就要寫Verilog照書上的mips架構做,
至少能做基本mov 和 +-*
這幾個instruction,我記得那時後班上40個人
只有我跟另一個人寫出來,其他的都是衍生版本...
不過考試我考很差,因為我懶得背書,這種學科要考試
就是背書而已,要你背出某某某架構block diagram,
真的要用知道有這個東西再查書就好了
: 時間大概是7年前的事。
: 另外
: 勤益科大的VHDL課期中作業也有,
: 基本設計出8051可運轉就是60分。
: 時間大概是五年前。
: 以上時間點記憶可能有誤,
: 說不定現在那邊讀的鄉民還得做呢。
我現在碰到(矽谷)的大陸人,學過計架的根本沒這本事,
大多連基本的cache line運作原理都不懂,至少無法理解
寫code上面如何做寫出有效的memory access,sse之類
的vector register運用就更不用說了,根本不知道有這東西,
他們考試很強但是學的東西能不能拿來用根本就是一另一回事,
只要考試不考的東西一律不學,當然是有強者,但是我覺得
比例上還是很少,至我覺得能到矽谷的台灣人平均是比
混到矽谷的大陸人強,但人數上完全就不用比了...
: 51系列的挑戰已經不是去設計它,而是如何把功能操到爆。
: 例如設計專用小作業系統、連接網路晶片變成伺服器、
: 一二階濾波演算器、直接以51做影像處理等等...
研究所以上課程大多都在玩arm多核了,差不多是外面IC house在玩的
不過51在工業界是很常用的東西,大多的機台自動控制都還是用51
第一篇講的甚麼30Mhz CPU只要是用新的std cell library根本没有問題,
現在外面標準都是1Ghz以上了,在我念書(10年前)的時候是500Mhz,
在還没做P&R(繞線)丟進去DC轉一轉隨便也有500Mhz以上,等完P&R
還得插一插buffer修一修,這些東西VHDL根本就沒教,然後最後
還要送TAPE out才是真正的挑戰,可能IO pad ESD(輸出靜電保護)
没做回來全燒了,或者不小心短路,狀況多到數不清
基本上大陸人我問過根本沒人有tape out經驗,連用過P&R tool都沒有,
會跑HSPICE以經很強了好嗎,每個人都在紙上作業,台灣電機系的實戰
經驗連美國學生都不見得能比得上,台交IC實驗室畢業的時候大概
都以經至少tapeout 兩顆以上了,知名實驗室的碩班畢業最高紀錄
還聽過做過八個的...
所以我實在不太懂只是寫個30Mhz CPU的VHDL code有甚麼好耀武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