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綜藝窮到只剩下「康熙來了」?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6121/467575
2014-11-12 葉君遠
兩岸綜藝10年來此消彼長,因市場、資金、創意而發生變化,陸媒好奇這場戰役的,各單位
多次派員深入訪查並寫成評論,但談來談去,每都只以「康熙來了」面來論述,但台灣綜藝
這10年來慘烈競爭發展,百花爭鳴又如煙火散落,是否最後真的窮到只剩下「康熙」?
台式綜藝節目要精彩地「演進」大陸觀眾家裡的電視機裡並不容易,除了收看管道形成門檻
,也因太過地方文化而自我侷限,像豬哥亮這類在台灣創下高收視的明星,就因為方言而打
不進廣大市場圈,所以當你問大陸觀眾認識蔡康永、小S的人多?還是豬哥亮?換句話說,
在台灣最大牌、價碼最高的綜藝咖,大陸觀眾可能根本不認識你。
「康熙來了」就是剛好格局方正、裝潢得宜,外加天時地利人和打進大陸市場,成了普遍大
陸觀眾心中台灣人會看的綜藝節目。其實,這也是象徵了台灣綜藝圈這10年來主打葷素不拘
的談話節目性格,以「康熙」為主軸,細胞分裂出許多談家事、夫妻、卸妝、表演的各類型
談話節目。
從主持人來看,小S遇上蔡康永,是一種意外的絕妙組合,一道美食會成為經典,都是經過
無數食材交錯擦撞而成,一個獨立的藝人跟另一個人搭檔,到底會像生魚片遇上哇沙米般的
驚喜,還是在秋天吃螃蟹遇上柿子吃了會拉肚子,都需經過反覆碰撞才知道結果,而當活潑
跳TONE的小S和沈穩文青蔡康永組成「康」、「熙」,這塊金字招牌就已底定。
一般談話性節目約15萬至20萬可以做一集,許多資金不夠寬裕的電視台,甚至會把成本控制
在10萬元以下,反正主持人拿個4、5萬,發幾個酬勞只要數千元的名嘴排排坐,設一個主題
就可以大聊特聊一整集,「康熙」既然是台灣談話節目招牌,自然是製作費最高的,每集成
本50萬台幣,小S、蔡康永主持費分別是12萬,加起來24萬,已拿走一半製作費用。
這節目多年來換過4至5位製作人,單元也一直不斷推陳出新,卻也不免遭遇幾次低潮,例如
小S3次懷孕請假,代班人和蔡康永的火花銳減,加上剛好主題不有趣,收視就盪下來,另外
幾次,是剛好遇上強大無比的當紅戲劇,如緯來強播「後宮甄環傳」時放在10點戰線,磁吸
作用把女性觀眾大量吸走,或日本台播「半澤直樹」時,外加幾次重播,都曾重創「康熙」
。
製作人只能把強劇播出的那段期間當成是節目染上重感冒,2、3個禮拜就會康復,觀眾就會
回龍,不過「甄環」集數長,重播太多次,著實讓「康熙」辛苦過一段時期。
去年至今年開始,陸續有大陸文章寫道「康熙來了」快要壽終正寢,甚至有新聞明確指出它
長期收視低迷,即將在11月停播,正式跟觀眾說再見,但說來說去,這些全是陸媒隔著一道
牆往內看、捕風捉影的看法,「康熙」到底會不會像過去連播10年的政治模仿秀節目「瘋狂
大悶鍋」般突然停播?由白紙黑字的收視率表就可以一窺一、二。
在台灣,有線電視節目的生死門檻是收視率0.3左右 (當然這是泛指一般有線戰場而言,三
立電視則不在此限,在三立做節目如果沒破1,很可能會在0.8、0.9這種高數字就被喊卡),
「康熙」這年來的收視起起伏伏,平均在0.6左右0.7,一周內會有不錯的題目收視破1,其
實都在安全值之內。
而且「康熙」跟一般談話節目不同,「康熙」在大陸曝光率高,只要有藝人上節目就能在大
陸有知名度,而且「康熙」不僅賣台灣廣告,版權還賣到大陸視頻網,讓節目有業外資金挹
注,從面子、到裡子,如今只看它短期收視下跌就喊卡,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此外,「康熙」這年來收視會下滑,除了上述幾項外在因素之外,小S突「自我封閉」也是
原因之一。小S去年9月一家深陷「胖達人麵包」事件,從此她向電視台要求,關上攝影棚大
門,不再像過去一樣,讓各平面媒體進到攝影棚看錄影,一般觀眾不知道這小小動作跟新聞
曝光有何區別?
過去康熙錄影廣為開放參觀,各報記者都可以藉由「旁聽」自取角度內容回去發成新聞,所
以每周都會在新聞版面上大幅報導,小S自我封閉後,記者被關在外,再也沒辦法找到自己
要的東西寫新聞,新聞曝光量上大減,報紙讀者沒辦法因為看了新聞而間接去看節目,這確
有影響到「康熙」直接的收視數字。
「康熙」是目前台灣有線電視史上,壽命擠進前3的節目,(第一、二名分別是藍心湄的「女
人我最大」、何篤霖和郭靜純的「命運好好玩」,但「命運」中間換過不少主持人,如果以
原始主持人而論,「康熙」是第二名),它代表了台灣電視史的一個一個世代,也是這10年
台灣電視的縮影,電視確實沒有一個節目可以永遠做下去,何時是「康熙」走入結局,如陸
媒所言喊停,讓我們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