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anako (我是香民)》之銘言:
: 前文噓文的人從來都沒有想過對於超過嬰幼兒期的人來說
: 學習外語是一種逆天的事情,每天練習一小時,另外23小時都不使用該語言的人
你以為台北人其他23小時都在使用英文?
: 根本比不上從嬰兒學講話時期就開始學某種外語的人
你確定台北人從嬰兒時期開始學外語? 台北人的英語也是爛 只是其他地區的人更爛
造成爛跟更爛的箇中差異的原因就是三個
1. 錢跟學習時間 佔99%
2. 台北人從小聽muse 其他地方的人聽郭桂彬 佔0.5%
3. 在捷運上容易碰到外國人 多看一眼英文就進步一分 佔0.5%
你的論點差不多是2跟3
要我來看也不是不能解決 把台北市年收入破兩百萬的家庭分配到中南東部
或是強令英美澳人士必須去南部long stay 這樣就可以解決"環境"的問題
外語資源 是要有錢有時間才能物盡其用
: 家父是民國五十幾年時大學畢業,在同時代的人中顯然是前10%的菁英
: 結果他常常跟我說他的英語發音根本比不上我女兒
: 我女兒就只是贏在現在的環境比較容易聽到英語
現在在比21世紀的城鄉學生 你在比五十年前沒收音機的人跟現在的網路世代?
環境很重要 但那要環境差異夠大才有比較意義 就像我阿嬤的日文屌打我是一樣的道理
台北學英文的環境 有哪一點在新竹辦不到的
是看不到NCC? 還是買不到大家說英語?
: 而我老爸當年買一台電晶體收音機要打工好幾個月
: 同樣的事情放到現在就等於是有錢人可以人工製造英語環境
: 沒錢的人吃飯都來不及怎麼可能辦的到
: 結果你會發現英聽好的學生通常是高社經地位家庭出身
: 納入大學入學標準根本就是有錢人的陰謀
前面講環境 現在又講錢 講得花碌碌
那麼基於窮人的利益 將洗碗速度納進標準好不好?
照顧弱勢 意思不是叫大家依弱勢的標準行事 而是在合理的範圍內讓弱勢升上來
不過如果今天是台東原民部落來抗議 還有點道理 畢竟他們可能連課桌椅都沒有
新竹是有甚麼好哭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