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oartosky (阿飛狂想曲)》之銘言:
: 為中國明清兩朝的武官官職軍階名稱
: 通常為公侯或地方都督來兼任
: 有總兵大人這方面的八卦嗎?
回完這篇我就要去工作了。
這個官職是從明代開始設置的,
早期並非編制內的官銜,沒有品級,由地方官或諸侯兼任,手下的士兵數量也不一定。
明代的總兵、巡撫、總督這一類官職多半是因應特殊狀況而派任,
也因為這樣而常常有權責混亂的狀況,
例如明末的北京附近設了四五個總督加巡撫,打起仗來立刻變成多頭馬車。
清代的總兵改成定制,正二品官,稱鎮台
在綠營兵的編制中僅次於提督(從一品),全國上下大概八十幾個總兵,
兵力數量從數千到一萬多,都有定額,
如1684年設置的台灣鎮總兵,兵力大約是陸軍八千、水師四千,
細節的話可自行google「台灣鎮總兵」。
清代綠營的系統大概長這樣:
品級 單位 戰力
提督 從一品 一省,數萬
總兵 正二品 鎮 一鎮,數千到一萬餘
副將 從二品 協、標 一協,二到三千
參將 正三品 標、營 一標,數百到一千
遊擊 從三品 營 一營,數百
都司 正四品 營
守備 正五品 營
千總 正六品 汛 一汛,數十到百餘
把總 正七品 汛
外委千總 正八品 汛
外委把總 正九品 汛
後來改制成新軍的時候,鎮這個單位相當於一個師,
不過當時只預計邊36個鎮的新軍(北洋一鎮兵力約一萬兩千人)
實際上清末民初的的鎮(師)的戰力比較接近提督等級,
總兵大概就混成旅/鎮守使這樣,
wiki上說總兵相當於軍長,應該使指後來軍閥亂鬥,軍銜通膨的狀況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