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風傳媒
2.完整新聞標題:
同意鴻鴻訴求 李明璁:柯辦應公布錄音檔
http://ppt.cc/zYd0
3.完整新聞內文:
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的文化局長遴選爆發爭議,遴選委員會副召李明璁18日回應表示,
此事並非羅生門,對於今天上午前往柯辦抗議、另一位遴選委員鴻鴻的訴求,他從頭到尾
都強烈贊同,也就是呼籲柯辦公布面談錄音檔、5人名單表決成3人的全程錄音檔,李說,
他昨晚已向柯辦傳遞此訊息,「他們說他們會處理」;但李也駁斥鴻鴻的指控說,當初並
不是倪重華來找他當遴選委員,而是柯辦先找到陳其南,又請陳其南聯絡他。
本身也是遴選委員的藝文人士鴻鴻(閻鴻亞)18日上午,赴柯文哲辦公室抗議表示,按照
遴選辦法,進入決選的5位候選人若要出線,必須經過2/3以上的委員投票同意,14名委員
的2/3約是9.3,那就要10人同意才算通過,但如今當選文化局長的倪重華只拿到9票,遴
委會副召、會議主持人李明璁當天卻「一句話混過去」,問大家「張鐵志12票、李靜慧11
票、倪重華9票,好,以上就是通過2/3的人選,我們就把這3位送進柯辦,請他去面試,
大家有沒有問題?」
鴻鴻說,他很抱歉他的數學不好,也後悔沒有拿手機出來算,跟所有委員一樣沒有提問,
後來才發現9票無法滿足2/3門檻。鴻鴻更指控,遴選委員會裡面有9個人就是柯辦早在11
月初請倪重華找來的,其中還包括副召李明璁,這等於是球員選裁判。
李明璁晚間接受《風傳媒》記者電訪時指出,倪重華是9票沒錯,但李大笑表示「我坦白
說,我還真的沒有特別想到,是要10票還是9票?9.3如果四捨五入就是9,『以上』通常
是涵蓋那個數字本身,但我當時沒有特別詮釋這個問題,或引導大家這樣思考,就問大家
說,前3高票是這樣,有沒有人有問題?大家就開始七嘴八舌,有人還說哇剛好,低空飛
過,沒有人提問關於9票和10票的問題。」
李明璁也強調,當天投票採不記名方式,每位委員都在5個候選人裡面選3個,不得重複圈
選也不排序,開票也非常嚴謹,就和正式選舉一樣,在眾目睽睽之下有人唱票、亮票、監
票和畫橫槓。
李明璁說,其中2位沒有過半,直接排除在討論之外,「接下來整個會議就詢問大家,按
照面談之前作成的決議,可以選3位,那前3位大家同意嗎?所有委員就說,都有達2/3,
沒有特別再討論9.3是否包括9票這個問題。」
至於遴選辦法本來規定,遴委會最後應選出1至2名候選人,為何後來變成3人?李明璁說
,這並不是柯辦的「指令」,而是柯辦傳訊息給他和召集人陳其南表示,遴選辦法訂得很
死,最後只能推1至2名候選人,能否增加人數以多樣選擇,希望遴委會能把這件事情作成
一個提案來討論,柯辦的理由則是教育局和社會局的遴選過程裡面,社會局選出2個人最
後都婉拒,教育局也有爭議。
李明璁說,在決定5人名單那次複審會議上,主持人陳其南就把這個提案列入討論,「記
得當天委員甚至有人提5位,又有人說太多了,也有人希望原辦法2位,大家交換意見討論
,最後以共識決的方式決定是3位,當天出席的委員是10位,鴻鴻也在。」
有關「球員選裁判」,李明璁說,他記得是11月24日召開文化局長遴選記者會的前一個禮
拜,也就是11月中旬,柯辦當時已徵詢到陳其南,又請陳打電話聯絡他,並同時邀他擔任
副召集人和發言人的角色。至於主要接洽他的柯辦幕僚是誰,李說,這屬於柯辦幕僚作業
,不方便講,但他可以很明確地說,不是倪重華來找他的。
記者詢問,對於整起文化局長遴選爭議,是否打算出面正式說明或澄清,李表示,這件事
根本不是什麼羅生門,所以他從頭到尾都強烈贊同鴻鴻的要求,也就是公布面談錄音檔、
5人名單表決成3人的全程錄音檔,但這些都歸屬於柯文哲辦公室,如果可以解決爭議的話
,他同意鴻鴻的訴求,昨晚已向柯辦表示應公布錄音檔,「他們說他們會處理」。
李明璁最後表示,「對文化有不一樣的觀點和想像,乃至對局長有不一樣的想像和偏好,
這都是合理也應該被鼓勵的,但有一個前提是,事實是很重要的,我們據此評論的事實,
必須是明確且能夠被驗證的,我們不能使用陰謀論的方式,對所有涉及相關事件的人產生
間接傷害。」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stormmediagroup.com/opencms/news/detail/9ed11725-86ab-11e4-adc2-ef2804cba5a1/?uuid=9ed11725-86ab-11e4-adc2-ef2804cba5a1
http://ppt.cc/zYd0
5.備註:
1. 人選從1~2名變3名是有經過提案和和討論,當時鴻鴻在現場
2. 當時每個人皆同意9票有達2/3,沒人提出異議 (他自己沒想太多)
2. 此事不是羅生門,公布錄音檔就可以還原事實 (表示他對事實非常有信心)
3. 李明聰是由陳其南找的,不是倪找他
4.
「對文化有不一樣的觀點和想像,乃至對局長有不一樣的想像和偏好,
這都是合理也應該被鼓勵的,但有一個前提是,事實是很重要的,我們據此評論的事實,
必須是明確且能夠被驗證的,我們不能使用陰謀論的方式,對所有涉及相關事件的人產生
間接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