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篇新聞
我們來回顧一下中油的說法
希望能平衡報導一下
來源: http://ppt.cc/suAe
標題: 中油公司針對浮動油價與經營改善提出說明
內文:
中油公司今(28)日針對台灣智庫國會政策中心召開「揭穿中油浮動油價與經營改善的
假面」記者會,提出說明。
一、凍漲與國際油價上漲為中油公司虧損主因
(一)中油公司自95年9月26試行浮動油價機制,96年度正式施行以來將近6年,其中97年、
100年及今(101)年均呈虧損,而此3年虧損之主因為國際油價上漲,中油公司為
配合政府穩定物價,實施凍漲或緩漲所致。
(二)97年度虧損金額高達1,387億元,除因國際油價上漲,國內油價凍漲致產生虧損外,
尚須依財務會計準則第十號公報規定,提列存貨跌價損失235億元,使虧損加劇。
(三)97年由於金融海嘯,國際原油價格高漲,97年7月2日95無鉛汽油價格每公升36.1元(
7D3B週均價為每桶128.43美元,匯率為30.389),當時為減少民眾負擔,中油公司與政府
貨物稅合計吸收每公升2.6元,若加回吸收金額,當日95無鉛汽油價格應為每公升38.7元
;與101年4月6日相較,95無鉛汽油價格每公升35.4元(7D3B週均價為每桶122.01美元,
匯率為29.517),若加回吸收金額2.1元,當日95無鉛汽油價格應為每公升37.5元,
國內油價均依浮動油價機制調整,並無漲多跌少之情形。
(中間43)
六、週調仍能反映實際購油成本
(一)汽柴油浮動油價機制曾於96年9月至97年8月採行月調,後因國際油價下跌,為使消費
者能及時享有下跌的好處,再改為週調迄今。
(二)油價每週調整,漲跌幅度較月調為平穩,若改為月調,油價大幅上漲時,恐因一次漲
幅過大加重民眾負擔。
(三)中油公司購油不論期約或現貨採購,實際交易價格係依交貨當月指標原油之月平均價
計算,長期而言,週調仍能反映實際購油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