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聯合
2.完整新聞標題:
臭水溝竟是母親河 南一中理科生研究獲獎
3.完整新聞內文:
南一中4名自然組學生上歷史課,引發對校旁臭水溝「德慶溪」的研究興趣,他們蒐集史
料,訪問居民與文史工作者,以「荷治時期台南母親河德慶溪」為題,獲得「全國高中台
灣人文獎」史地組第二名。
理科生懂人文台南一中歷史老師梁佳雯(左一)指導學生參加全國高中台灣人文獎,獲得
史地組第二名。 記者鄭惠仁/攝影
分享
德慶溪與福安坑溪是原台南市區主要溪流之一,德慶溪上游就在南一中北側,但只有老一
輩的居民和早期畢業的學生才知道。1987年加蓋後,如今已成臭水溝,漸被遺忘。
南一中高三學生李逸涵、吳聖旻、蔡孟寯、鄭可寯,因一年級時歷史老師梁佳雯說起學校
歷史,才知校旁臭水溝是台南母親河,興起研究興趣。
高一升高二暑假起他們翻閱文獻史料,探索德慶溪,但仍無法繪製流經路線。經地理老師
翁蕙君指導使用GIS地理資訊系統定位疊圖,才重建德慶溪的流經路線圖。
大家從上游探訪到下游舊運河,除了訪問文史工作者,也拜訪沿線耆老,描述早期的德慶
溪和有趣的故事,也請文史作家王浩一解說導覽,使得河流的歷史與面貌逐漸清晰。
南一中文書組長黃清淵說,小時候德慶溪水深又清澈,他們還在此跳水、釣青蛙,還當滑
水道,是難忘的記憶。
也因為用心探索,此研究論文參加賴和文教基金會主辦的全國高中人文獎,脫穎而出。李
逸涵等人表示,很享受不一樣的學習方式;鄭可寯說,以前總認為社會與人文很無聊,參
與研究後覺得有趣,「能力也提升了」。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udn.com/news/story/6899/649933
5.備註:
hebe表示:在我面前有人敢稱臭水溝...
作者:
victoryss (☞ ☑中间选民 ☑爱歹玩)
2014-01-18 21:09:00五樓的很臭
作者:
iPad8 (哭哭喔)
2015-01-18 21:10:00蓋
作者:
Refauth (山丘上的長號手)
2015-01-18 21:10:00推
作者:
EXIONG (E雄)
2015-01-18 21:10:00新北很多小河都消失了 連作文都沒辦法
作者:
tchialen (艾媽 挖愛哩)
2015-01-18 21:11:00社會組可以自盡了
作者:
newstyle (人生不要有遺憾)
2015-01-18 21:12:00文青就是有辦法把臭水溝講成母親~~理工就會說細菌很多..
作者: Jinchan ( ) 2015-01-18 21:12:00
很棒
作者: gdgy 2015-01-18 21:13:00
有沒有妹妹河?
作者:
s902131 (黃金腎鬥士)
2015-01-18 21:14:00一中明明是中一中
作者:
revorea (追尋安身之地)
2015-01-18 21:15:00社會組人哩?
作者: ilsyz123 (ilsyz) 2015-01-18 21:15:00
明明文中就有寫自然組好嗎?? 不要再有文理組的偏見拜託
作者:
alvar (( ′-`)y-~)
2015-01-18 21:16:00看成臭母親-_-
作者: ilsyz123 (ilsyz) 2015-01-18 21:16:00
什麼叫做文青理工差別? 求學時期有興趣跟能力做研究就是好事
作者:
freak9 (CK)
2015-01-18 21:18:00理組拿第二,該不會第一名從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