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luebugi (布魯布吉( ̄﹀ ̄))》之銘言:
: ※ 引述《punkdog ( )》之銘言:
: : 如題
: : 現在的首都是臺北 但是臺北先天條件 就是冬天會濕冷 灰灰陰陰的
: : 腹地又小 地狹人稠 造成房地產容易炒成天價
: : 四周環山交通不便 往東想要開條路 打個隧道 也會影響環境
: : 暫且不論後天的規劃 開發
: : 台灣先天地理條件最適合做首都的城市是哪一個呢?
: 好像全台學者的共識差不多就是台中了吧。
: 其實看台灣歷史就知道了,如果把人為因素降到最低,
: 完全只考慮先天條件,那台灣真正有自然成長出本土政權的,
: 就是台中的大肚王國了。
: 像台北或台南,都是日本或荷蘭為了方便由航道控制殖民地的選擇,
: 國民黨和鄭成功因為主要在反攻需求,沒打算久留,
: 所以才順勢沿用而已。
日本人選台北作為臨時總督府,純粹就是因為台北離宗主國比較近。
沒別的原因。
就跟清朝時期,台灣的府城是設在台南的原因,
也是當時的荷蘭人先在台南建城,鄭成功打跑荷蘭人後,就延用荷蘭人留下來的
建築,而施瑯把明鄭征服後,清朝原本是打算把台灣給放棄掉的,
他們只想要澎湖。
後來施瑯上書清朝才保留,但一直以來就對台灣不是很重視,
所以就又延用了明鄭時期的設施,把台南訂為府城。
(而實際上,明鄭後期也是有建設台中(大墩)的打算)
而國民黨選在台北當首都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不想建設,
當時的口號是三年準備、五年反攻。
成天只想打回去。所以日本留下來什麼就加減用。
日本總督府蓋得夠氣派,就延用成總統府。
(成天笑別人皇民的,先學學韓國去把總督府給拆了啊。)
直到後來知道大概回不去了,
才開始準備建設台灣,然後把省議會給放在台中,省政府放在南投中興新村。
這兩個地點都是適合長久建設與規劃,輻射全台的好地點。
結果老李為了打壓宋神掌,凍省加精省後,這個計畫又不了了之了。
(其實老李凍省真的是一步臭棋,純為政治考量,而非長久的規劃)
其實日本人當年也是有打算以台中作為首都的,一開始的台中中區是採放射狀設計,
像個日本國旗太陽一樣,為了就是可以映射全台,加上台中的地理因素,
作成放射型道路會比較方便。
只是後來被打了回票,因為當時的總督覺得首都就該像京都一樣是符合風水地理的棋盤型
設計,
象徵千年王都。(實際上京都設計成棋盤狀是有他的考量,依據地理設計的,但照搬到台
中就
非常的失敗,中區沒落不是沒道理的)
其實好幾次,中部都有成為台灣首府的機會,但因為歷史與政治因素,最後都不了了之。
按地理、交通、氣候等種種客觀因素來說,其實台灣的首都怎麼看適合放中部(中彰投都
可以),
沒成功都是因為詭異的大人的理由。
至於現在要遷都就想都別想了,沒有政治人物有那種迫力跟格局。
所以台灣的首都還是只會在台北,除非台北被炸掉或是發生什麼火山爆發、核電爆炸的天
災人禍,
才有可能遷。
大者恆大。北基跟桃竹苗還有宜蘭只能準備成為台北底下的殖民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