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台灣的大學有幾個疑問
第一
日本的最高學府 是以首都命名的東京大學
韓國的最高學府 是以首都命名的首爾大學
中國的最高學府 是以首都命名的北京大學
為什麼台灣的最高學府是用國名
應該叫台北大學才對吧
至於三峽那間 應該正名叫新北大學
第二
台灣差不多10所大學有醫學系
而有中文系的大學沒有50所也有30所
為什麼台灣醫學能成為世界頂尖
中文界卻舉不出一個國際文豪
系多&人多的為什麼比不過系少&人少的
以上兩個問題只是引言 回到問題
在台北市範圍內的公立大學有10所:
http://i.imgur.com/45z2cmt.jpg
而這10所大學的學院如下:
政大:
『文 理 社科 外語 商 國際事務 傳播 教育 法』
陽明:
『醫 生醫暨工程 護理 生科 牙醫 人文暨社科』
北教:
『教育 人文藝術 理』
北藝:
『音樂 舞蹈 電影與新媒體 美術 文資 戲劇』
台師:
『教育 理 國際與社會 科技與工程 藝術 管理 文 運動與休閒 音樂』
市立:
『理 教育 體育 人文藝術 市政管理』
台大:
『文 理 社科 醫 工 生物暨農 管理 公衛 電機 法 生科』
台科:
『工程 管理 人社 應用科技 設計 電資 智財』
台戲:
『台灣戲曲』
北護:
『護理 健康科技 人類發展與健康』
『60個學院』卻有好幾個學院性質重複
這樣不是很浪費資源嗎?
為什麼不把10所大學合併成一所國立台北大學
集中資源 再將各個學院分散在10所校區
如下:
政大: (台北大學指南校區)
『外語 商 國際事務 傳播 法』
陽明: (台北大學陽明校區)
『生醫暨工程』
北教 :(台北大學和平校區)
『教育』
北藝: (台北大學北投校區)
『音樂 舞蹈 電影與新媒體 美術 文資 戲劇』
台師: (台北大學大安校區)
『社科 文』
市立: (台北大學中正校區)
『體育 市政管理』
台大: (台北大學公館校區)
『理 醫 工 管理』
台科: (台北大學基隆校區)
『應用科技 設計 電資 電機』
台戲:(台北大學內湖校區)
『台灣戲曲』
北護:(台北大學明德校區)
『護理 人類發展與健康』
總共『1所大學 10個校區 28個學院』
把相同學院的資源集中在一起
同樣經費可以發揮最大化效益
而更多同科系教授學生的思想互相碰撞
除了避免多頭馬車 又能團結合作
缺點是對雙主修或輔系的學生比較麻煩
但是對學院和一般學生應該是利大於弊
為什麼台北市內公立大學的學院不打散重組
有沒有八卦
ps:
這個分法只是概念
還是有考慮到傳統跟校區大小
不過既然都合在一起叫做台北大學了
傳統的因素應該比較小
主要要看校區大小和學院性質相近
可能有人有更好的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