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YAHOO
2.完整新聞標題:
救命錢遭凍結 昏迷童更無助
3.完整新聞內文:
中國時報【林駿剛、林志成╱綜合報導】
桃園大溪區僑愛國小四年級江姓學童,去年7月罹患腦炎深陷昏迷,至今插管維生。校方
去年12月替家境困頓的他成立教育儲蓄戶,好不容易累進善款近200萬元。卻在本月初,
教育部指善款用途與名目不符,這筆「救命錢」遭凍結。
教育部國教署組長許麗娟昨說,教育儲蓄戶是專門幫助學生就學而設,但江姓學童要將錢
用在醫療上,與規定不符,不過已請桃園市教育局重新認定後盡量協助。
桃園市議員楊朝偉昨陪同江童母親邀桃園市教育局、僑愛國小人員舉行記者會指出,江父
打零工月收入僅2萬多元,家中還有1歲多女童由江母在家照顧,若停止善款援助,江家將
再度陷入困境。
楊朝偉說,今年2月初,江童入住大溪某療養機構。僑愛國小表示,校方憑收據支付2萬
8000元療養費用,3月5日教育局來電這筆款項支出有疑義,暫停帳戶收支,「沒人敢動」
。
關於大溪僑愛國小案例,許麗娟說,學校去年12月將江姓學童狀況放上教育儲蓄戶網站,
但系統人員巡查後發現,學校要將募得的款項用在江姓學童的醫療支出、不是用在就學用
途,這不符規定,因此建議下架。
她表示,教育部已請桃園市教育局專案處理江姓學童案例,在不違反法令狀況下,盡量給
予幫忙。江姓學童目前在家自學,如果是跟就學相關的支出,可以從教育儲蓄戶動用經費
。
教育部官員表示,教育部從97年開始推動教育儲蓄戶後,國中小學陸續設立帳戶為學校內
諸多就學有困難的學生募款,但當時適用《公益勸募條例》,募到的錢必須3年內用完,
限制不少。
102年12月25日政府公布《各級學校扶助學生就學勸募條例》,將教育儲蓄戶納入此體系
,學校募得款項,只能用在支持學生學費、雜費、餐費等就學方面支出;如果非就學方面
也需要幫忙,則要走另外一條路,由各縣市社會局處依《公益勸募條例》募得的款項來支
應。
教育局表示,已請學校專案呈報並審酌,將盡量放寬解釋,協助學生安定就學;學校也表
示,將「盡速回函補件給教育局」,盼早日解凍「救命錢」。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5.備註:
慈濟: 啊哈哈哈~你看看你!(σ゚∀゚)σ゚∀゚)σ゚∀゚)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