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茜:港台年輕人是憤怒的一代 社運要適可而止
2015-04-03ꂠ08:4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近日接受中媒訪問時談到台、港兩地學生運動
。她稱之為「憤怒的一代」,並指出,運動者為了吸引媒體目光,到最後都會變質。她認
為年輕人需要「更多的知識和歷練」。
《澎湃新聞》報導,陳文茜在新書中將參與太陽花運動、佔中甚至阿拉伯之春的年輕人稱
為憤怒的一代,並指出這些年輕人「都不願意從全球角度看待所面對的悲劇」。陳文茜認
為現代的悲劇是時代的錯誤,是歷史試錯,重複的歷程。她認為自己理解年輕人的憤怒,
但不贊成用仇恨回答複雜的問題。「憤怒一定要是你思考的起點,你是一個社會改革者還
是暴民,區別就在於你是否深思熟慮知道你的行動會把這個社會帶到更好的方向」。
陳文茜並不贊成社會運動是一個好方式,她指出年輕人社會運動的收割者很可能是既有的
政治勢力,而且憤怒容易被操控,結果可能與初衷相悖離,所以她認為年輕人需要「更多
的知識和歷練」。陳文茜繼續說明,「在1968年學生運動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叫『The wh
ole world is watching(全世界都在看)』,意思是什麼?是表演給媒體看的」。這是
運動變質的主因,最後忘了革命的理由。
陳文茜向《澎湃新聞》表示,為什麼這麼厲害的年輕世代提出來的語言,跟百年前義和團
提出的見解差不多?並以「擁抱舊政治」來回答這個問題。她引述胡適的看法指出,當你
把吸收寶貴知識的時間拿來搞運動,雖然好像關心的是公眾事務,卻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就會回去擁抱舊政治。
陳文茜說,年輕人因為經濟處境不好、薪資低,對高房價、貧富差距憤怒才抗爭。可是年
輕人在內部追求答案、痛恨財團的結果,是投資者離開,導致工作機會更少、薪水更少。
陳文茜認為,學生參與社會觀察要適可而止,若社會運動帶來負面影響,付出代價的是老
百姓。此外,永遠不要忘記,學生比起底層工人,還是既得利益階級,運動不是以犧牲其
他人為目的。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27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