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慈濟算是奧梨仔假蘋果嗎?

作者: xiechun (singiong)   2015-05-11 21:30:12
※ 引述《sakula248 (我是櫻花不是保險套 orz)》之銘言:
: ※ 引述《Bentwo3 (Bentwo3)》之銘言:
: : 慈濟
: : 經由釋昭慧仙姑向社會大眾解釋之後
: : 引起熱烈探討
: : 反而整組壞光光
: : 星期天我和兩個國中同學吃飯
: : 其中一個說他固定每個月捐400 捐了好幾年
: : 最近他很生氣去退捐了 (我不懂過程 反正他說他改捐別的單位)
: : 原來的形象完全崩壞
: : 這算是奧梨仔假蘋果嗎??
: : 不過問俗務的證嚴神尼有因此黯然傷心嗎???
: 小戶退捐根本沒差
: 他主要的對象還是財團跟企業家
: 電視台幫忙宣傳捐款的好處與方法,甚至避稅管道
: 他開心都來不及了,幹嗎出來澄清
: 看來業績要爆表了
: 2015有機會突破2000億了
: 地表最強宗教無誤
: 等等會不會被業力...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319/577130/
作者:翁達瑞(北美知名商學院教授)
慈濟內湖保護區開發案所引起的爭議,已演變成社會大眾對慈濟功德會的全面檢驗。儘管
各界對慈濟財務的不透明與運作的財團化多所責難,但沒人質疑慈濟的救災貢獻。歷年來
發生的各種天災人禍,最先到達現場的往往是慈濟的志工。救災貢獻已成為慈濟最後的一
道防線。
問題是,慈濟的救災貢獻經得起檢驗嗎?在未經嚴格檢驗之前,慈濟功德會的整體運作,
不也贏得社會廣泛的肯定嗎?然而經過這波的檢驗後,慈濟的運作卻是疑竇重重。如果把
慈濟的救災行動攤在陽光下,會不會也是破綻百出?
就以發生在二月的復興空難為例,慈濟的志工也是率先到達墜機現場。經台北市府同意後
,志工們立刻搭起印有慈濟標章的帳篷,再掛上慈濟基金會服務中心的招牌。身著藍衣白
褲的志工,穿梭在空難現場,遞茶水,送食物,或撫慰陸續趕到的罹難者家屬。透過大愛
電視台及慈濟臉書粉絲團,這些救災畫面立刻傳送到世界各地。
首先,大愛電視台以多則新聞重複救災的報導。其中一則影片呈現忙碌的志工,在掛有慈
濟招牌的帳蓬前走動。另一則是救難人員圍在慈濟提供的氣化爐四周取暖,身上還披著毛
毯。還有一則提到慈濟的行動廚房,為救難人員準備熱食。這些報導也提到,慈濟捐了三
十二件防寒衣及數量不明的調溫空氣背心。
慈濟臉書粉絲團也貼了許多救災照片與影片。其中一段影片呈現數位慈濟志工,冒著綿綿
細雨,手拿水壺與紙杯,在救災現場四處走動,詢問救難人員是否要喝熱薑汁湯。影片中
除了現場的低聲交談外,還刻意搭配哀傷的男聲獨唱音樂。
特別引人注意的是慈濟臉書粉絲團的一張照片。這是一張團體照,有兩排超過五十名的志
工,站在慈濟服務中心的前面。他們全部身著透明雨衣,裡面藍白相配的慈濟制服清晰可
見,頭上的慈濟招牌在微風中輕輕擺動。
我要不客氣的說,上述的圖像不是「忠實」的新聞報導,而是經過「加工」的公關廣告,
宣傳主題叫「溫暖」,表現手法包括二月的細雨,毛毯,防寒衣,保溫背心,氣化爐,行
動廚房,熱食,加上薑汁湯。
我要質疑的是,在一場奪走數十條生命的災變中,慈濟為何有此心思,規劃出如此細緻的
宣傳活動?在救災現場,誰在主導攝影機的移動,取得宣傳所需的影音圖像?當罹難者的
家屬正在一旁哭泣時,慈濟志工為何還有心情拍攝這種「畢業紀念冊」式的照片,以供日
後宣傳之用?
除了慈濟自行公開的圖像外,其他新聞媒體也有百則以上的報導,提到慈濟在此次空難的
救災活動,當中有些畫面特別搶眼。如慈濟志工在殯儀館撫慰罹難者家屬,或從廈門一路
陪同家屬飛到台灣。在廈門機場候機室,慈濟志工默默蹲在地上,雙手握住家屬。抵達台
灣之後,慈濟志工則挽著家屬緩緩走出機場。
這些畫面印證了部分人對慈濟的批評,只要有攝影機的地方,就有慈濟的志工。任何空難
發生之後,殯儀館必然是媒體守候的重點。外地家屬前來處理罹難者的後事時,媒體也不
會放過他們抵達機場的畫面。巧合的是,慈濟志工都出現在這兩個場合。甚至慈濟自己的
媒體也大力放送這些畫面,並稱之為「兩岸三地愛接力」。
在空難之後幾天,慈濟基金會公佈了一些數字,統計此次救災的具體貢獻。慈濟臉書粉絲
團公佈的數字包括:709人次的志工,3700份熱食,加上330個便當。看到這些數字之後,
我心中閃過下面幾個疑問:
第一,慈濟顯然有個完善的通報系統,紀錄各種統計數字,其精確度甚至到達個位數。就
以志工為例,如果上面的數字沒有造假,慈濟內部必然有人手拿計數器,在現場清點人次
。在混亂的救災過程,是什麼樣的慈善團體會這麼做?慈濟為何必須公佈這些數字?
第二,慈濟的救災以志工為主,物資為輔,也就是出力多於出錢。即使以最寬鬆的標準估
計,慈濟此次救災的支出應低於五十萬。以一個每年吸收百億善款的救濟團體,難免讓人
有九牛一毛的廉價感。我的疑問是,慈濟選擇救災的項目與支出標準何在?
第三,慈濟的救災物資不僅價格低廉,且可以輕易在市場取得。既然如此,為何救災單位
同意慈濟在現場設攤,提供政府本來就應該準備的應景式物資?其他救濟團體可否提出相
同的要求?若是,那救災秩序要如何維持,現場跡證又如何保存?若否,救災單位為何獨
厚慈濟?
當上述的救災活動被攤在陽光下檢驗時,我們發現慈濟有「假救災、真宣傳」的嫌疑。這
次復興空難不是特例,而是慈濟的標準救災範本。慈濟的實際救災支出不過區區幾十萬,
卻可帶來幾百萬廣告費都買不到的宣傳效果。這種「本小利多」的宣傳平台,是其他慈善
團體求之不得的機會,而慈濟卻是得來完全不費功夫。
顯然的,慈濟這一道最後的防線也經不起檢驗。拿掉了救災貢獻,慈濟就是一家披著宗教
和慈善外衣的盈利企業,販賣的商品是「溫暖和愛心」。但是抓雞也要蝕把米,慈濟的救
災支出就是這把米,也就是一般企業的行銷成本。慈濟的救災貢獻感動的人越多,其產品
就越暢銷,所吸收的善款也就越龐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