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0rz.tw/Gya37
吳東牧 / 台北報導
民間模擬憲法法庭在昨天以5:4做出死刑違憲的模擬判決,但中研院去年民調卻顯示仍有
八成民眾不贊成廢除死刑──對台灣社會來說,廢除死刑究竟是人權團體一頭熱,還是就
差臨門一腳?上週訪台的英國上議院史坦女爵認為,台灣「已經走在這條道路上」。她也
提到英國的經驗:只要國會議員願意帶領,民眾最終會接受廢死。
74歲的史坦女爵(Baroness Stern)過去於伯明罕大學、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任教;也曾
在英國罪犯照護與更生協會,以及國際刑罰改革組織任職;1999年起擔任上議院議員,也
是英國國會跨黨派廢除死刑小組主席,長期關心廢死、獄政、性侵犯等議題。她的夫婿
Andrew Coyle曾擔任典獄長,也是監獄研究學者。
上週她首度來台訪問三天,拜會總統馬英九、法務部長羅瑩雪、朝野兩黨幾位立委、外交
部官員、關心廢死議題的ngo,也訪視了台北看守所。
在台北看守所的短暫停留,史坦參觀醫務室、中央控制台、沒有受刑人的牢房、烘焙技藝
訓練,也看到外界志工教導受刑人寫書法、藍染、石雕等等,當然,還有終結死囚生命的
地方。台北看守所也向她解說台灣行刑的流程,而她這樣形容這個刑場:
那是一個很大的房間,卻只有一個小小的窗戶。
史坦說,她與法務部官員見面時強調,看守所內與受刑死囚接觸的人,特別是死刑的執行
者,工作是非常困難的。台灣已經是一個高度開發、民主的國家,希望當局特別針對這些
在監獄工作、特別是執行死刑的公務人員:「他們做的事情並不是一般公務員的工作,甚
至在監獄體系裡也是很不一樣的事情,這方面應該思考有更合宜的行政規範。」
那麼,有任何英國經驗可以提供參考嗎?
「沒有。」史坦明快地回答。畢竟,死刑已經從英國社會消失了半世紀,「我對於這方面
的問題無法有任何建議,只能說如果不妥善處理的話,會造成很大的問題。」
英國最後一次執行死刑在1965年。史坦表示,一開始,正是那些在最前線的執行者支持廢
除死刑。甚至有一些執法人員揚言,不廢死,便辭職。
英國上議員史坦女爵
英國上議員史坦,曾任教伯明罕大學、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任教;任職英國罪犯照護與
更生協會、國際刑罰改革組織;1999年起任上議院議員、英國國會跨黨派廢除死刑小組主
席。她長期關心廢死、獄政、性侵犯等議題。
國會議員、民意與廢除死刑
當然,為英國廢除死刑補上臨門一腳的,還是國會議員。
1964年工黨重返執政,首相Harold Wilson履行承諾,讓一個暫停死刑五年的提案排進議
程,而且,在下議員、上議院都壓倒性通過。連王座法庭都一反過去的態度,表示殺人罪
法案造成太多荒謬的案例與不公,一致認為死刑應該廢除。1969年,隔年暫停執行死刑的
法案失效前,兩院再度通過1965年暫停執行死刑的法案無限延長。
有兩個原因:第一,那是個人民期待社會正義的信念相當強的政治時間點。
第二,幾乎同一個時間,發生了幾個案件,到最後很確定被告根本沒有犯罪,但卻被宣告
死刑。國會議員們注意到這些事情,也才決議要停止死刑執行,社會一般大眾也就接受了
。
史坦也提到關於廢除死刑的配套措施:所有被判謀殺的人,都會被判處終身監禁。但所謂
的「終身監禁」,並不意味著這個人會一輩子都在監獄。他還是有可能透過一個審查機制
,由法官、心理學家、相關單位等等,共同認定他可以出獄而重回社會。這樣整體運作下
來,在英國社會沒有太大的爭議。
英國上議員史坦首度來台,接受媒體、ngo採訪。
英國國會上議員史坦首度來台,接受媒體採訪談獄政與廢死。
令人玩味的是,即使國會議員、法官等菁英階層率先做了抉擇,支持死刑的民意也逐年下
降,1986年仍有74%,2005年也還有58%。難道死刑的反對者們不會擔心,因為重大社會治
安事件等因素,助長贊成死刑的民意,讓英國走向恢復死刑的回頭路嗎?
史坦女爵樂觀表示,根據三個月前英國最新的民調數字,支持死刑的民意,進一步降低到
48%,已經沒有過半。她的結論是:只要國會議員願意帶領民眾,民眾是會支持的。
國會議員要做些什麼來帶領民眾?史坦的答案是:
首先,要成為一個社會上相當受到尊重的人。也要清楚的告訴人民:「我理解你現在為什
麼沒有辦法支持廢除死刑;我自己也非常反對犯罪,聽到這種可怕的事情我也深深受傷。
但是要讓這個社會更好,廢除死刑是一個道德的宣告。」
我認為,最終人民即使還是不贊成廢除死刑這件事,但因為認同你是個做好事情的人,所
以願意接受你所做的決定。
史坦端詳台灣ngo團體贈送的T-shirt。
史坦端詳台灣 ngo 團體贈送的 T-shirt。
史坦:歐洲死刑一去不回頭
當然,在英國,殘忍的社會案件發生時,媒體上還是會出現要求死刑的聲音。「這些情緒
,是受傷害很深的被害人或家屬,應該有的權利;但並不能導致政治行為 (指恢復死刑)
發生。」
史坦說,如果以整個歐盟來看,想成為歐盟的成員,死刑沒有任何餘地。而且,隨著時間
不斷向前推進,對於習慣活在沒有死刑的歐洲新世代來說,甚至已經不必再特別做些什麼
,來教育他們死刑是不需要的。
死刑對年輕世代來說,真的已經是父執輩時代的歷史了。
詮釋台灣廢除死刑的意義與展望
史坦此行亦與總統馬英九以及法務部官員見面,強調台灣廢除死刑的重要意義在於:如果
台灣最後能減少甚至廢除死刑,對於其他國家,將是很好的鼓勵,也會成為亞太地區的模
範。
史坦認為,馬英九總統當過法務部長,對於死刑的相關知識豐富。她說,馬總統向她表示
,廢除死刑是台灣社會的終極目標,台灣最近幾年執行死刑的數字已經越來越低,也樂見
這樣的比率更加降低。
儘管廢死聯盟提醒,台灣近年來的死刑執行人數,在馬總統上任後並未降低,史坦依舊樂
觀認為,整體來說,即使很多人或許認為改變緩慢,但台灣正「走在那條最後將廢除死刑
的道路上」。即使民調指出有八成以上民意支持死刑,但她說,只講這個數字是不夠深入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