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中一中翻轉台灣 培育各產業領袖的百年

作者: FuyumiIrisu (入須冬実)   2015-06-06 22:59:48
台中一中翻轉台灣 培育各產業領袖的百年搖籃
中央社
在台灣眾高中裡,論知名度、影響力、升學率,國立台中第一高級中學(簡稱台中一中)
絕對名列前茅,也一直是中台灣各縣市國中男生的第一志願。
時值台中一中創校百年誌慶,在此祝賀這所在台灣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中學:生日快樂!
台灣高中名校,幾乎清一色創辦於日治時期,台中一中亦不例外。但與眾不同的是,其他
高中皆由日本官方創辦,唯獨台中一中為台灣人所集資創辦,學生、校友台灣意識相當濃
郁,其在台灣歷史上的重要性、指標性,遠超過其他中學。
台灣仕紳共同創辦
1913年(大正2年),台灣仕紳林烈堂、林獻堂、林熊徵、辜顯榮、蔡蓮舫等人,為了爭
取台灣人教育自主權,積極奔走、勸募,終於在1915年(大正4年),成立「台灣公立台
中中學」,為第一間專事培養台灣青年的學校。林烈堂等五人,則被尊為「創校五先賢」

原來,1914年(大正3年)正值林烈堂、林獻堂二位堂兄弟的祖母八十歲壽誕,林獻堂原
本提議,以贊助慈善事業來祝壽,但林烈堂並不贊同。在彰化仕紳甘得中的建議下,二人
決定創立一家專收台灣子弟的中學,為中台灣子弟增加升學管道,突破日本殖民政府的歧
視教育政策;二人挺身倡議後,迅速廣獲其他仕紳響應、支持。
林烈堂、林獻堂皆出身霧峰林家,林熊徵為板橋林家的成員,辜顯榮乃鹿港辜家的創始人
,蔡蓮舫則是清水大戶;在日治時期,皆為政治、經濟領域重要人物。經他們勸募,共募
得24萬8,820日圓,並由林烈堂捐地1萬5千坪,終於成功創校。創校紀念碑鐫刻的紀念文
,頭二句即為「吾台人初無中學,有則自本校始。」
之前,台灣雖有其他中學,但日本學生卻遠多於台灣學生,台灣青少年、青年的受教權,
嚴重遭到打壓、排擠;如無法擠進公立中學窄門,北部學生僅能選讀淡水中學(淡江中學
前身),南部學生僅能選讀長榮中學,許多中台灣優秀子弟無校可讀。「台灣公立台中中
學」專收台灣學生,實為台灣教育史的里程碑。
屢遭日本政府打壓
可想而知,「台灣公立台中中學」成立後,日本殖民政府千方百計刁難,使其無法與日本
高等教育體系接軌,限制畢業生再升學。1919年(大正8年),日本政府頒布〈台灣教育
令〉,將其校名改為「台灣公立台中高等普通學校」,與朝鮮中學體系共用「高等普通學
校」,歧視意味相當顯明。
1921年(大正10年),台灣行政區改制,重新劃分為五州二廳,其移交台中州管轄,被更
名為「台中州立台中中學校」。1922年(大正11年),日本政府頒布〈台灣教育令〉第二
次修正,實施「日台共學」,並成立專收日本學生的「台中州立台中第二中學校」(台中
二中前身),其校名再度被改為「台中州立台中第一中學校」。
原本,台灣總督府有意將二校校名對調,引起全校家長、同學強烈反對,且在當時「台中
州立台中第一中學校」校長小豆澤英男的抗爭下,得以保留校名。在日治時代,台中一中
為全台唯一有「一中」之名,且專收台灣學生的中學,儼然是台灣意識的重要象徵。
學生台灣意識強烈
在日治時期,台中一中還有三件大事,備受全台注目,並已列入史冊。首先,1920年(大
正9年)10月,該校第一期畢業生謝文達自日返台示範飛行,造成巨大轟動,這是台灣第
一位飛行員。
從小嚮往飛行的謝文達,自中學畢業後,前往千葉縣「伊藤飛行學校」研習飛行技術,成
績相當優異。他學成後回台,分別在「台中練兵場」、「台北練兵場」,進行飛行表演。
台灣民眾感動之餘,更組織後援會募款,購買飛機致贈謝文達。
其次,在日治時期,台中一中學生數次參與抗議種族歧視,更是抗爭的主體,屢屢牽動台
灣歷史發展,足見其台灣意識之強烈。1919年(大正8年)11月,台中一中約二百名學生
,上街抗議日本政府實施差別性政策,並在日本人經營的洗衣店前,與日本人發生衝突,
史稱「洗濯屋事件」。
台中一中雖由台灣仕紳共同創辦,但因為台灣本土師資不足,校長、教師仍多為日本人。
1927年(昭和2年),台中一中學生群起抗議日籍炊事長的妻子作弄台灣學生,但當時的
校長下村虎六郎處置不公,更採取高壓政策,導致學生集體罷課,大批警察、憲兵包圍學
校,史稱「炊事事件」。
「炊事事件」之後,遭到開除、自動退學的學生,前後加總超過六十人,在學生家長介入
調停後,才免於餘波盪漾;退學的台中一中學生,有些轉至日本讀書,有些則前往中國賡
續課業。
站在時代的最前線
日治時期成立的高中,許多都建有紅樓,其意境高雅、歷久彌新,迄今仍是其最知名的建
築與精神堡壘。台中一中原亦有紅樓,知名度不遜於其他紅樓,歷史意義則有過之而無不
及。其他學校的紅樓,皆由日本人所建造,由於紅樓建築技法特殊,台中一中建造紅樓時
,飽受日本人譏諷。最後,台中一中紅樓不僅建成,與其他紅樓相較,更為壯麗、美觀,
可惜已在1970年遭拆除。
1945年(昭和2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校名改為「台灣省
立台中第一中學」。此校名沿用至2000年,方因精省而改治,改為現名──國立台中第一
高級中學。
學風崇尚自由開放
雖然政權更易,但台中一中學生依然站在時代的最前線。1947年,台灣爆發228事件,軍
民武裝對峙,各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台中一中被迫停課二十天;學生們自動自發捍衛
校長、教師。
之後,21師進駐中台灣,許多學校師生遭到逮捕,軍隊亦駕駛大卡車,上頭配置重型機槍
,企圖從後門衝進台中一中校園搜捕學生,幸而當時的校長金樹榮挺身擔保,力阻軍隊進
入校園,學生才倖免於難,實為教育史之佳話。
自立校以來,台中一中便以學風自由、開放著稱,無論在威權時代,或在百無禁忌的今日
,學生皆以言行領導潮流著稱。20世紀1970、1980年代,台中一中學生便勇於批評時政,
之後更參與多次學運;進入21世紀後,台中一中論政風氣仍熾,更願意接納新的思潮、觀
念。
2014年10月,近百名台中一中學生齊聚校門靜坐,聲援香港「佔中」運動。2015年5月,
適逢台中一中百年校慶,20多名學生在校園中群呼口號,抗議教育名為微調、實為大修的
高中歷史科課綱,亦有歷史老師挺身支援,領先台灣各高中。
值得一提的是,台中一中師生更身體力行性別平權,開台灣風氣之先。在台中一中擔任生
物老師的曾愷芯,原名曾國昌,童年便自認是女性,但在家庭、社會壓力下,只得隱瞞性
向,直到妻子離世後,決定逐步實踐變性夢想,勇敢做自己。起初,曾愷芯擔心校方、同
事、學生會有異議,甚至抱持隨時可退休的心理準備,沒想到,她竟獲得師生全面力挺,
更得到諸多家長、校友的支持與聲援,成為台灣第一位變性人教師,也成為生命教育及性
別平等的活教材。校方還善意配合將兩間廁所改為內有小便斗及蹲式馬桶的獨立「友善廁
所」,方便她使用。
傑出校友遍布各界
立校已逾百年,台中一中傑出校友遍及政治、財經、學術、藝文、傳媒等領域,堪稱台灣
人才養成勝地。在政治領域,台中一中校友出過謝東閔、吳敦義二位副總統;前司法院長
施啟揚、現任行政院院長毛治國,以及許世楷、趙守博、賴士葆、李應元、邱太三、江啟
臣、李文忠、江春男等政治界要角,皆曾在台中一中就讀。
在財經領域,台中一中校友亦能人輩出。較知名者,包括台達創辦人鄭崇華、台塑董事長
李志村、旺宏電子董事長吳敏求、東元集團董事長黃茂雄、仁寶電腦總經理陳瑞聰、PC
home集團董事長詹宏志、玉山銀行創辦人林鐘雄,與台積電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魏哲家等

在學術領域,現任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皆是台中一中校友;其他
知名校友,還有「台灣草蝦養殖之父」廖一久、中研院院士鄭天佐、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
熙、台灣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楊維哲,與國際知名生物專家、美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等。
在藝文領域,知名作家巫永福、李敖、陳千武、路寒袖、劉克襄、田雅各、鍾喬等,皆是
台中一中校友。其他貢獻卓著的校友,還包括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音樂家呂泉生、作
曲家許常惠,畫家陳慧坤、施翠峰、林惺嶽,與版權經紀人譚光磊、滾石唱片創辦人段鍾
潭,及音樂人黃舒駿、楊峻榮、黃漢青(阿沁)、何景揚(阿福)等。
(文/高永謀;攝影/羅友辰;照片提供/國立台中第一高級中學)
http://www.cna.com.tw/magazine/43-1/201506050025-1.aspx
作者: gdgy   2015-06-06 23:00:00
一中精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