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http://www.cw.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488&nid=5279
2.完整新聞標題:
「創世神」談鄉民,PTT創辦人杜弈瑾:鄉民無須完美,不斷進化就好
3.完整新聞內文:
相較於批踢踢(PTT)上的眾聲喧嘩,人稱「PTT創世神」,現為美國微軟(Microsoft)
公司人工智能(AI)亞太區研究總監的杜奕瑾講起話來卻溫文儒雅、惜字如金,唯有在談
到這個由他一手創立,如今紅遍全台灣的BBS站時,像是話匣子被打開了一般侃侃而談。
在觀念開放的家庭中長大,曾為當年聯考榜首的杜奕瑾毅然選擇台大資工系就讀,大二時
,自己在宿舍用486電腦架設出PTT,不到幾年時間,這樣一個BBS站先是紅遍台大,接著
跨出校園,成為人氣最高的中文網路社群,同時也是6、7年級世代幾乎無人不知的集體記
憶。
回想15年前,全台共有超過四百個BBS站,如今卻僅剩下PTT屹立不搖。「創世神」杜奕瑾
認為,「鄉民們」的主動參與,和PTT營造的自由、開放討論環境,是它不被時代淘汰的
最關鍵因素。
「我認為人和時代都是動態的,沒有恆常的標準,就像PTT一樣,無須追求一致的共識,
卻也能從中看到一個不斷向前滾動、會主動自我調整、慢慢在形成的趨勢,」今年39歲,
同時站在西雅圖與台灣兩個經緯端點上,杜奕瑾和他所創立的PTT一樣,從不自我設限,
也從不假定自己能尋找到一個「完美的」終點。
提交
以下是《換日線》專訪內容:
鄉民只是在螢光幕後「嘴砲」的一群人?我倒覺得鄉民精神帶給台灣社會的正面感染力更
是可貴。就有點像『慈濟』,大家可以為了一個理念,自動集合起來去做一件事,不必支
薪,也能貢獻很多心力。
例如6年前,莫拉克風災沖毀許多人的家園,PTT鄉民們就主動在站上集資、動員、回報即
時災情。在現實生活中彼此陌生的一群人,不分年齡、職業,一同走出網路世界,將自己
對社會的關心付諸行動。這個精神,現在也擴及到不少社會運動、公共議題的討論上,這
些討論或行動,都來自「鄉民」們的自發參與,也是我覺得PTT最可貴的地方。
PTT從一開始設立,就主張自由的經營模式,我想和我的個性有點關係。多數人對BBS版或
網路討論區的期待,總是有一很會寫程式的理工人才出馬架設,然後管理站內站外的大小
事務,但我在創立PTT時就意識到,學資工的人不會懂其他領域的專業,若要讓這裡真正
成為屬於大家的空間,就不能由站長主導一切。
在PTT站內的大小空間中,無論是版主,或各個群組的組長,都是經由鄉民由下而上逐層
選舉出來的。當遇到鬧版、惡意散佈言論時,就給版主一些工具來管理(如:冷靜),如
果這個版上多數人不喜歡版主的管理方式,也能透過民主的手段罷免他。要達到真正的言
論自由,就是不能以強制的手段限制任何言論、立場,讓PTT永遠能反映鄉民真正的心聲
。
對PTT,我當然有我對這裡的想法跟期待,但我不會用任何力量去改變它自然演變的型態
,因為這是一個自由開放的地方。我希望在PTT上的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喜歡的園
地,願意主動付出、奉獻,這才是最重要的。就像這麼多年來,不斷有人質疑PTT會被網
路取代,會因手機APP的出現面臨挑戰,然而總有鄉民自發性修改使用介面,讓看似過時
的BBS版型能適應新的閱讀模式。
當然,因為開放自由,加上PTT的匿名性,有人會說鄉民都是酸民阿,或是鄉民泛政治化
、甚至有政黨「網軍」埋伏等等。關於這點我想說,其實從結果來看,匿名反而造就了一
個多數網友更能暢所欲言的環境,但也難免有情緒性的語言,這是一體的兩面。
比如你看臉書(Facebook)就明顯比PTT溫馨,大多數的內容都是「我今天(和女友)又吃了
甚麼好吃的東西」然後大家來按讚這樣,但在PTT你可能就會看到在臉書按你讚,說「好
羨慕喔」的朋友,跑去「恨版」之類的討論區發言:「我朋友又在放閃光了!受不了!」
之類的文章(笑)。因為在臉書,個人形象是暴露在所有好友前的,每個人不一定願意說出
自己的真心話。但PTT相對上匿名性較高,言論往往就比較直接和真實。
至於網路霸凌等問題,其實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在網路上的言論負責,如果涉及法律問題,
我也必須說,「匿名」的PTT,用追查IP等方式找到惡意發文者,其實是比「具名」的臉
書還要容易許多的。
另外,有人會質疑PTT泛政治化,或傾向特定政黨,我覺得不然。政治是眾人之事,只要
有人就有政治,PTT作為一個開放平台,上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政治觀點,不同理念的政
治團體、不同政黨支持者也會各自追求他在這個平台上的影響力。但我們謹守一條線,就
是盡可能確保這平台是中立的,不要替特定政治勢力服務,維持學術中立。
在面對商業化的態度上,我想PTT也是如此,這幾年來,一直有人問成立時間更早的PTT,
在台灣為何沒辦法像FB受歡迎。這很大原因其實來自我們堅持不作為營利公司,沒有雄厚
的資金購買伺服器,增加圖檔上傳等等額外功能。
因為當你需要資金,就要考慮到收入,必定會開始走向商業化,PTT的味道就會變。現在
PTT的言論沒有受到任何商業利益的影響(你一在PTT登廣告、或置入行銷,鄉民都看得出
來),但如果我們今天要將PTT轉型成一個線上雜誌或商業媒體,馬上就面臨到你能不能批
評廣告客戶等等問題,當鄉民不能批評「金主」,這整個站的味道就變了。
我很喜歡現在的PTT,它就像是一個台灣社會的縮影。對我而言,人和時代都是動態的,
沒有恆常的標準,就像PTT一樣,無須追求一致的共識,卻也能從中看到一個不斷向前滾
動、會主動自我調整、慢慢在形成的趨勢。和台灣社會一樣,現在的PTT自然有它不完美
的地方,卻也有其可愛且充滿人情味之處。而我相信,只要維持著開放、自由的精神,
PTT會隨著所有使用者、所有鄉民的參與,繼續永無止境的進化下去。
提交
採訪:張翔一、潘乃欣、黃瑞祥
撰文:潘乃欣、張翔一
攝影:王建棟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cw.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488&nid=5279
5.備註:
原來他這麼屌
難怪講話也蠻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