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沈政男

作者: sssh5566   2015-06-24 21:37:17
感覺democracy那裡挺中肯
______________
時代雜誌
◎沈政男
美國時代雜誌因為亞洲版最近將蔡英文選為封面人物,在台灣引起廣大關注。該篇封面故
事馬上在網路上被翻成中文,隨即又引發網友討論與藍綠政治攻防。
該篇譯文被挑出一些毛病,但最大的錯誤在這裡:「蔡英文煎蛋後的十一個小時後,歷經
了一場政策會議、搭乘高鐵從北一路向南、緊接著進行高雄碼頭導覽。她抵達南台灣民進
黨的重鎮高雄,向數百位大學生發表演說。」不是煎蛋後的十一個小時她才去跑那些行程
,而是這些行程緊接在早餐後進行,完成時已是煎蛋後的十一個小時,然後開始給高雄的
大學生演講。
藍綠吵得最兇的wonky這個字該怎麼翻譯?該譯文翻成「學院派」,綠的滿意,但藍的馬
上反駁說應該翻成「不可靠」。都不對,比較精準的翻法是「學究式」,也就是愛講術語
,滔滔述說專業細節,給人無趣、沒吸引力的印象。這點從前後文可以明顯看出。
封面的「她將可能領導華語世界唯一的民主國家」這一句的「民主國家」,原文只有
democracy一個字,應該翻成「民主政體」,因為時代雜誌不可能把台灣當成一個國家,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台灣還不是一個國家,中華民國也不是,騙不了別人的。
標題的「台灣的下一任總統 蔡英文是這樣認為」,應該是「蔡英文如此稱呼自己」,因
為原文是用refer to,指涉。
此外還有兩個地方,原文寫得不夠精準,比如說蔡英文是「律師轉行的政治人物」。蔡英
文沒有台灣律師執照,但有美國律師執照,只是有執照不等於真的做過律師,況且她給台
灣人的印象也不是律師出身。另一個地方是原文誤解了蔡英文談到的「維持現狀」,被講
成了「一中各表」。
這篇封面故事一開始先談蔡英文在家煎蛋做早餐,中間洋洋灑灑提到蔡英文的成長與從政
,結尾又回到蔡英文在高雄吃日本料理,給人一種首尾呼應的感覺,這是典型的時代雜誌
寫作風格。
時代雜誌的英文,對非英語系人來說是出了名的難讀,也是學英文者必須征服的一座大山
。冷僻字、迂迴長句、歷史典故、精巧的譬喻形容,在時代雜誌的文章裡經常出現。與時
代雜誌齊名的新聞周刊,英文顯然就好讀一些,經濟學人也沒那麼難,當然讀者文摘更簡
單,跟英文報紙差不多。
許多台灣學生對時代雜誌都有一份感情,曾經對著滿篇單字埋頭苦查英文字典。我從高一
就開始讀時代雜誌,三十年了,往事歷歷在目,那時都到台中一中附近的舊書攤買過期本
來看,但實在太難,一小段沒讀完已經查了十幾個單字。
大一開始訂閱時代雜誌,當時有人到台大男十一舍寢室推銷,學生價一年還不到新台幣一
千元。難以想像的便宜,五十二期平均下來,一本還不到二十元。就是放長線吧,畢業以
後年費就漲價了,但也不貴,還送了兩卡公事包,上頭印著讓人有些虛榮的紅色「TIME」
標誌。我一直訂到大約十年前才停止,總共訂閱了十五年以上。附圖就是至今保留在書架
上的時代雜誌。
雖然訂了這麼久的時代雜誌,但我從來沒有把一本從頭到尾看完。英文沒那麼好的時候,
一本還沒讀完,新一期又寄來了;等到英文夠好,又覺得那些美國時事議題跟台灣關係不
大,讀起來有些乏味。
今天讀時代雜誌,除了wonky這個字需要查字典以外,其他都像讀中文那麼清楚了然,這
是下了許多苦功才能有的閱讀力。住院醫師時代,雖然很忙,我的公事包裡隨時放著時代
雜誌,有空就拿出來翻翻。不是為了瞭解時事,而是為了學英文,因為我知道英文閱讀能
力太重要。這幾年寫時事評論,英文閱讀速度給我很大的幫助,可以一下子看遍網路上的
相關文獻。
時代雜誌當然過去就報導過台灣的政治人物,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都曾躍登版面。陳
致中最近說阿扁在1994年獲選時代雜誌「百大未來政治明星」那期,上了封面,但我
記得那期阿扁只是在內文被報導,並非封面人物,因為印象很深刻,那時我正在沙鹿童綜
合醫院當內科醫師,傍晚趁著值班走路到鎮上的書局買那期時代雜誌,邊走邊把阿扁的報
導看完。
時代雜誌跟其他紙本雜誌一樣,網路興起以後不管是訂閱率與影響力,都明顯衰減了。新
聞周刊老早收了,時代雜誌還在苦撐。過去時代雜誌的年度風雲人物、百大影響人物等等
專題,都引發國際關注,但這些年顯然聲勢大幅削減,在意的人越來越少。
辦雜誌基本是商業行為,只要是熱門話題、新鮮人物,人家就會報導。今天蔡英文上了封
面,綠營不用太高興,藍營也不必吃味,說不定幾個月後選情有所變動,對手聲勢趕上甚
至超越,記者也會過去敲門,問問可否一起吃燒餅油條早餐,拍一張看起來像是電影〈侏
儸紀世界〉人物的封面照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