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oyhjw (boyhjw)》之銘言:
: ※ 引述《isrs (文章太中肯也是一種罪)》之銘言:
: : 昨天看了 「永遠的0」
: : 日本在東亞根本戰線布局失敗
: : 一、偷襲珍珠港 腦1
: : 二、中途島基地 精銳海軍 重創 腦2
: : 三、新幾內亞都有部屬精銳空軍 腦3
: : 這些還沒說到台灣、朝鮮、東北的部分
: : 這啥小阿???????????
: : 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阿 用咖頭屋去想也知道
: : 慢慢蠶食東北 把台灣變南海道 朝鮮的內地化 這些都比胡亂擴張要務實100000倍
: : 日本二戰 戰線拉那麼長在想什麼的八卦??????????????
: : (是有這麼缺黃金嗎?????? 糧糧糧糧糧糧糧糧糧糧糧糧糧糧糧糧糧草徵收人)
: 胡亂擴張? 日本軍國主義是頭腦發熱,但能走進決策層的也不是傻瓜
: 日本擴張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資源
: 日本附近的幾大資源寶地,無非就是中國和西伯利亞以及東南亞
: 中國是煤鐵等礦產,東南亞有石油,
: 西伯利亞更是啥都有,但後來證明只能看著流口水
: (1939年諾門坎一役打敗讓日本基本打消北進策略)
: 沒有這些資源,戰爭機器是沒法造出來的,就算有了機器也沒法運行
: 由於東南亞當時是英美法的殖民地,日本也惹不起,所以只能先拿中國開刀
: 而要拿下中國,必定是以朝半島為跳板,所以第一個倒霉的是朝鮮
: 第二步拿下滿洲,這已經是很大的成就了,當時的滿洲除了石油,其他礦產林木資源都
: 豐富到爆。
: 這個時候如果日本好好經營既有的滿洲,朝鮮和臺灣,再逐步蠶食中國,
: 是最好的策略,事實上軍部也是這樣策劃和執行的,77事變日本的目標只是華北,
: 并不想擴大為全面戰爭。但是這觸犯到國民政府的底線了,于是蔣決心與日本拼了
: 在淞滬出動大軍主動出擊日本駐軍,隨著戰事的升級雙方逐步增兵
: 最終形成了80萬VS20萬的局面,這個顯然已經超出局部衝突的等級
: 自日俄戰爭后日本已有30多年未打過如此規模的仗(日俄戰爭日本拼盡了全力)
: 事已至此,擴大為全面戰爭是無法避免的(淞滬是國民政府核心統治區,要是能容忍
: 淞滬淪陷,蔣光頭也別做領袖了,不如和毛澤東一樣上山當土大王算了)
: 除非日本有先見之明把吃下的華北和淞滬吐出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 日本這個時候就遇到一個問題,如果不能短時間內佔領中國,
: 而美國一旦切斷對日本的石油供應,那麼日本的戰爭機器是沒法運行的
: 失去機械化優勢的日軍要想把國共都吃下去就太難了
: 所以才有“三月亡華”的口號,但日本低估了國民黨中高級軍官層(主要是黃埔系)
: 的衛國決心,從淞滬到太原,再到徐州和武漢,場場都是硬仗,被拖得夠嗆
: 在臺兒莊和萬家嶺還吃了大敗仗,日本明治維新后還沒吃過這樣的敗仗
: (在此向英勇抵抗的國軍官兵表示敬意)
: 國民政府退到陝西-湖北-湖南一線后,雙方已成僵持狀態,別說三月,就是三年都
: 解決不了中國問題。這個時候最可怕的事情來了,美國開始向日本禁運戰略資源
: 日本的石油儲備最多只夠大半年,這個時候日本的選擇就只有南進了向英美法的
: 殖民地開戰賭上國運了。所以才先發制人有了珍珠港事件,埋下了戰敗的禍根
: 應該講日本走到最後的地步是有其必然性,
: 侵略戰爭不是抽插,想進就進,想出就出,
: 從蔣光頭決心和日寇拼老命的時候,日本就已身不由己,沒有了退路
: 註定最終走向失敗。
kmt寫的戰史笑笑就好,別太當真
保留海陸軍實力,退出支那,不支持德國義大利
持續經營滿洲跟台灣朝鮮
日本絕對有條件跟美國言和,甚至變成戰勝國
想一次打兩場主要戰爭,當時的美國也沒把握吧
只能說日本被明治維新以來的樂觀氣氛跟日俄戰爭勝利的假象沖昏了頭
後來的主事者全都是日俄戰爭時期的要角
雖說偷襲珍珠港失策,打支那更是大大的失策
那個鳥地方再過五十年也是你打我我打你的內戰局面
沒事淌什麼混水,還幫了共產黨大忙,失策中的失策